[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学习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0861.3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合新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735 | 分类号: | G06F16/735;G06F16/78;G06F16/783;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机交互 学习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预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用户输入的目前已掌握的学习信息,通过习题类型占比设置方式设置测试习题答卷;
根据用户对所述测试习题答卷的答题结果,结合用户输入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周期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学习计划在课程视频数据库中提取课程视频,并对所述课程视频进行整合设置每日的学习时间、学习视频课程以及习题计划;
用户根据学习计划进行课程学习,并支持用户在课程视频过程中进行视频内跳转和视频内笔记生成;
根据用户在课程视频后的习题作答情况确定用户对当前课程视频对应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掌握情况确定当前课程视频对应内容是否在后续学习计划中进行再次学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预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用户输入的目前已掌握的学习信息,通过习题类型占比设置方式设置测试习题答卷,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目前已掌握的学习信息,判断用户输入的已掌握的学习信息是否包含属于预学内容的学习信息;
根据对用户输入的已掌握的学习信息是否包含属于预学内容的学习信息对应的判断结果,通过习题类型占比设置方式设置所述测试习题答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用户输入的已掌握的学习信息是否包含属于预学内容的学习信息对应的判断结果,通过习题类型占比设置方式设置所述测试习题答卷,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用户输入的已掌握的学习信息包含属于预学内容的学习信息时,在所述已掌握的学习信息中,设置第一层级习题内容;在符合所述预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范围内但不属于所述已掌握的学习信息的学习内容范围内,设置第二层级习题内容;其中,所述第一层级习题内容和第二层级习题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为:所述第一层级习题内容比例为85%-95%;所述第二层级习题内容比例为5%-15%;
当判断结果为用户输入的已掌握的学习信息不包含属于预学内容的学习信息时,在所述已掌握的学习信息,且,属于与所述预学内容相关联的学习信息中,设置第一层级习题内容;在符合所述预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范围内学习内容范围内,设置第二层级习题内容;其中,所述第一层级习题内容和第二层级习题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为:所述第一层级习题内容比例为90%-95%;所述第二层级习题内容比例为5%-10%;
将所述第一层级习题内容和第二层级习题内容合并,形成测试习题答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测试习题答卷的答题结果,结合用户输入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周期制定学习计划,包括:
获取用户对所述测试习题答卷的答题分数;
根据所述答题分数判断用户当前针对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述掌握情况判断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是否合理;
当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处于合理范围时,按照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制定学习计划;
当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不合理时,对所述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的学习周期,并按照所述调整后的学习周期制定学习计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不合理时,对所述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的学习周期,包括:
当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超过学习的合理周期时,获取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与合理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利用所述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与合理周期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学习周期的调整;
当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小于学习的合理周期时,获取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与合理周期之间的时间差,以及,用户所得答题分数与合理周期对应的标准分数之间的分数差,利用所述用户设置的学习周期与合理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和所述用户所得答题分数与合理周期对应的标准分数之间的分数差进行学习周期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合新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光合新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08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