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台式垫板放置装置及压平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0521.0 | 申请日: | 2022-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军;李广锋;马立峰;江连运;马立东;要志斌;袁文旭;桂海莲;同育全;张鹏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1D43/10;B21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台式 垫板 放置 装置 压平 方法 | ||
一种升降台式垫板放置装置及压平方法,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有机器人A、末端执行装置B、升降台装置C和垫板装置D。在压平机工作台两侧各布置一台本发明升降台式垫板放置装置,通过机器人A、末端执行装置B和升降台装置C的共同作用可将垫板装置D以任意角度放置在待压平钢板上部、下部的任意位置,在使用完毕后将末端执行装置B和垫板装置D随升降台装置C一起收回。本发明装置结构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垫板放置精准高、放置过程连续稳定、可有效消除人工安全隐患、节约劳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台式垫板放置装置及压平方法,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宽厚板在轧制、冷却、运输时,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力作用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板材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厚度超过100mm的宽厚板,我们通常采用压平机进行压平处理以满足使用要求。
在采用压平机进行压平处理时,需在不同弯曲形状或不同弯曲程度宽厚板的上、下两侧放置垫板,然后通过压平机的压头提供压力实现反弯。为了保证宽厚板的平直度达标,有时需要对宽厚板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压平处理,因而压平时在宽厚板上、下两侧,尤其是下侧的所需位置放置垫板尤为关键。然而,目前传统压平机压平宽厚板时仍由人工凭经验手动放置垫板,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为因素多、智能化程度低、安全隐患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台式垫板放置装置Ⅰ、Ⅰ′及压平方法,可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放置垫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有机器人A、末端执行装置B、升降台装置C和垫板装置D。
如图2所示,所述末端执行装置B包括有电动推杆B1、电磁铁安装板B2、万向轮B3、锁紧螺母B4和电磁铁B5,如图3所示,电动推杆B1上设置有连接台B1.a及杆端内螺纹B1.b,连接台B1.a与机器人A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电磁铁安装板B2上设置安装板外螺纹B2.a、安装板下接口B2.b及安装板侧接口B2.c,安装板外螺纹B2.a上设置锁紧螺母B4后与杆端内螺纹B1.b螺旋连接在一起,安装板下接口B2.b连接装有多个万向轮B3,安装板侧接口B2.c安装固定多块电磁铁B5。
如图5、图10、图11、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升降台装置C包括有支架C1、槽钢C2、不等边槽钢C3、螺旋升降机C4、电机C5、升降台C6、第一直线导轨滑块C7、第二直线导轨滑块C7′、第一直线导轨C8、第二直线导轨C8′、第三直线导轨C9、第四直线导轨C9′、第一高速气缸C10、第三直线导轨滑块C11、第四直线导轨滑块C11′、横移架C12、第一万向轮C13、第二万向轮C13′、第五直线导轨C14、第六直线导轨C14′、第二高速气缸C15、第五直线导轨滑块C16、第六直线导轨滑块C16′和垫板放置板C17。
如图6所示的支架C1的右端设置有支架侧面安装孔C1.a,中部设置有支架中部安装孔C1.b,两侧壁内侧设置有第一支架内部侧面安装槽C1.c及第二支架内部侧面安装槽C1.d,如图11及图12所示,支架C1设置有支架侧面安装孔C1.a一端的外侧使用穿过支架侧面安装孔C1.a的螺栓连接有槽钢C2,支架C1设置有支架侧面安装孔C1.a一端的下侧焊接固定有不等边槽钢C3。如图11及图12所示,螺旋升降机C4的下侧穿过安装孔C1.b后用螺栓固定,螺旋升降机C4上安装有电机C5。如图7所示,升降台C6中部设置有升降台中部连接口C6.a,其侧面设置有升降台直线导轨滑块安装孔C6.b,其上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升降台气缸安装孔C6.c、第二升降台气缸安装孔C6.c′、第一万向轮放置板C6.d、第二万向轮放置板C6.d′及升降台直线导轨安装孔C6.e。升降台C6的升降台中部连接口C6.a与螺旋升降机C4上端的法兰连接,升降台直线导轨滑块安装孔C6.b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滑块C7及第二直线导轨滑块C7′,如图13所示,分别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块C7及第二直线导轨滑块C7′滑动连接的第一直线导轨C8、第二直线导轨C8′分别固装在第一支架内部侧面安装槽C1.c及第二支架内部侧面安装槽C1.d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0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下一篇:棒材端部喷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