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7737.6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5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黎丹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41/0604 | 分类号: | H04L41/0604;H04L41/0631 |
代理公司: | 芜湖宸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8 | 代理人: | 李俊建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网络 告警 在线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属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本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总数据接收:将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进行接收,并进行存储和一次标记;S2:数据一次分类:分离出告警数据和非告警数据;S3:告警数据二次分类:将告警数据分类出四种,图片类,语音类、视频类和错误类。本发明通过数据一次分类将大量数据进行分类,分离出告警信息和非告警信息,预先处理好告警信息,方便剔除不重要的信息,减轻系统端的运行压力,通过告警数据的二次分类,可以将告警信息分为四种:图片类、语音类、视频类和错误类,并分别对这四种告警信息针对处理,对大量告警信息进行有效筛分,快速定位有效的告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告警在线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海量告警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申请号:202011088627.9;公开号:CN112312443A】。这种海量告警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将通信网络告警系统和算法模块合理结合,利用实用高性能的处理框架对告警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本发明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该专利中公开的海量告警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其存在无法对告警数据进行有效梳理,导致大量的告警数据涌入,导致系统端对每一条信息都必须读取,未做预先筛分,增加系统端运行的成本。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申请号:201811618050.0;公开号:CN109687584A】。该发明采用优先级和权重值设置的方法,对处于极端环境或者频繁发生事故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重点监测,保证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该专利中公开的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其在对告警数据进行处理时,存在以下缺陷,未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类,无法快速确认告警信息的来源,也无法快速确认告警信息的种类,导致系统端无法快速对告警信息做出有效判断,降低告警信息的处理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该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可以对大量告警信息进行预处理分类,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快速处理,降低系统端的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信网络告警在线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总数据接收:将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进行接收,并进行存储和一次标记;
S2:数据一次分类:分离出告警数据和非告警数据;
S3:告警数据二次分类:将告警数据分类出四种,图片类,语音类、视频类和错误类;
S4:告警数据三次分类:将告警信息进行获取,随后进行三次分类,将告警信息分为网络安全类,网络硬件类和网络软件类;
S5:结果反馈:将告警信息的处理结果进行接收。
所述S2中,非告警数据进入非告警数据库,进行回源反馈,并对信息进行标记。
采用以上设置,可以快速对大量涌入的数据进行预先筛分,降低系统端的处理压力。
所述S3中,图片类:将图片导入图片识别系统,逐个对图片进行识别并标记,语言类:将语音信息逐条导入语音识别系统,逐条对语音进行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华学院,未经广州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7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