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5680.6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东;孙敬勇;刘波;刘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C09K11/06;A61K41/00;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吴乃美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尼罗红鎓 盐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在低浓度即可快速定位于线粒体,实时、长期的追踪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对线粒体的染色不受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该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在红光LED灯照射下能够产生超氧阴离子,具有较强的杀死肿瘤细胞作用,在线粒体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的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执行多种细胞内功能,包含能量供应、信号转导、钙稳态(calciumhomeostasis)、细胞分化等。线粒体代谢对于肿瘤的发生和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线粒体代谢的改变可以使线粒体活性氧(ROS)的产生增加并改变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改变基因表达并刺激癌细胞增殖,增加肿瘤细胞的可塑性并通过多种机制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线粒体对于固有细胞凋亡的调控和多种形式的非凋亡细胞死亡(调节性坏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靶向线粒体代谢和线粒体是一项有效的治疗策略,已有大量的实验表明,靶向线粒体可以有效提高抗肿瘤效果,并可能克服肿瘤耐药性。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创局部疗法,是适当波长光激发光敏剂通过Ⅰ型(电子转移)或Ⅱ型(能量转移)的光化学机制产生高毒性活性氧(ROS)。ROS攻击各种生物分子,包含DNA,蛋白,脂质等,导致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进一步达到疾病的治疗。提高光敏剂的亚细胞器靶向性是提高光动力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线粒体易受过量ROS的影响,已经设计并证明了许多光敏剂通过线粒体靶向改善光动力治疗(PDT)。然而,线粒体电位随着线粒体状态变化很大,可能会对光敏剂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线粒体的靶向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在光敏剂作用下线粒体膜电位会降低丧失,可能导致光敏剂从线粒体泄漏出来。这限制了光敏剂在线粒体中的滞留时间并极大的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发线粒体靶向稳定性更高的光敏剂。
鉴于此,本发明开发设计了具有线粒体靶向稳定性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光敏剂,对线粒体的荧光标记,癌症的光动力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线粒体靶向和光动力治疗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靶向线粒体进行体内外荧光成像诊断、发挥光动力治疗效果的生物医药用途,特别是体内外肿瘤细胞和组织的荧光成像诊断和/或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通式(I)所示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
通式I
其中,n=7-13。
优选地,所述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本申请中,代号及其代表的化合物名称为NRNC-8:4-辛基-9-(二乙基氨基)-5-氧代-5H-吡啶并[3,2-a]吩噁嗪-4-碘化鎓;
代号及其代表的化合物名称为NRNC-10:9-(二乙氨基)-4-癸烷基-5-氧代-5H-吡啶并[3,2-a]吩噁嗪-4-碘化鎓;
代号及其代表的化合物名称为NRNC-12、9-(二乙氨基)-4-十二烷基-5-氧代-5H-吡啶并[3,2-a]吩噁嗪-4-碘化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
步骤1):将5-二乙氨基-2-亚硝基苯酚盐酸盐与8-羟基喹啉加入DMF或乙酸或甲苯中加热至90~120℃反应5~24h,得到9-(二乙氨基)-5H-吡啶并[3,2-a]吩噁嗪-5-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