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5680.6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东;孙敬勇;刘波;刘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C09K11/06;A61K41/00;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吴乃美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尼罗红鎓 盐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通式(I)所示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
通式I
其中,n=7-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3.权利要求1所述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5-二乙氨基-2-亚硝基苯酚盐酸盐与8-羟基喹啉加入DMF或乙酸或甲苯中加热至90~120℃反应5~24h,得到9-(二乙氨基)-5H-吡啶并[3,2-a]吩噁嗪-5-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9-(二乙氨基)-5H-吡啶并[3,2-a]吩噁嗪-5-酮与1-碘代烷烃在乙腈中回流反应3~24h,得通式(I)所示的烷基取代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
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n=7-13。
4.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在制备靶向肿瘤细胞线粒体的荧光成像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在制备光动力治疗光敏剂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N-杂尼罗红鎓盐类化合物在制备具有光动力肿瘤治疗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头颈癌,结肠癌、食管癌或黑色素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6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