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离合器充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的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5595.X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林;李安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F16H6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张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控制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充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的控制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湿式离合器充油需要,控制主油路的ATF油通过执行油路进入离合器油腔;控制主油路的ATF油按照高压油压推进‑过渡油压推进‑平衡油压保持的充油模式充入至离合器油腔;以及控制主油路的ATF油由高压油压降至过渡油压的起始点,然后由起始点逐渐升至平衡油压,其中,起始点低于平衡油压,平衡油压低于高压油压。本发明通过过渡油压推进阶段可以降低平衡油压保持阶段对高压油压推进阶段的时间约束,从而可以通过增加高压油压推进阶段的时间以及压缩平衡油压保持的时间来减小整个离合器的换挡时间,提高了离合器的换挡响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充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湿式离合器充油技术基本原理为:湿式离合器执行油腔的体积为ΔV,快速充油阶段供给执行油腔的压力为p,执行油路的截面积为s,则理论上完成执行油腔充油的时间为ΔV/p*s,一般在实际应用过程时,会设定几个标定量来控制快速充油时的充油压力P和充油时间T,以此来完成快速充油。快速充油阶段的压力控制示意如图1所示,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对充油效果要求不高的工况下能够满足大部分工况的使用要求,也方便自适应的执行,但是在对充油效果要求较高,充油时间要求较短时,现有的充油方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原因是由于湿式离合器的执行油道一般较长,在快速充油过程中,ATF油在主油路压力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在结束快速充油阶段后,如果按照现有方法,则油道中ATF油的惯性力会直接作用在回位弹簧上,导致回位弹簧受到过量压缩,使得离合器片出现部分结合,造成过充油的现象,并产生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充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的控制器,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充油方式无法满足对于充油效果要求较高、充油时间要求较短的需求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充油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湿式离合器充油需要,控制主油路的ATF油通过执行油路进入离合器油腔;控制主油路的ATF油按照高压油压推进-过渡油压推进-平衡油压保持的充油模式充入至离合器油腔;以及控制主油路的ATF油由高压油压降至过渡油压的起始点,然后由起始点逐渐升至平衡油压,其中,起始点低于平衡油压,平衡油压低于高压油压。
本发明通过过渡油压推进阶段可以降低平衡油压保持阶段对高压油压推进阶段的时间约束,从而可以通过增加高压油压推进阶段的时间以及压缩平衡油压保持的时间来减小整个离合器的换挡时间,提高了离合器的换挡响应性。
进一步地,过渡油压的起始点包括零油压,控制主油路的ATF油由高压油压降至过渡油压的起始点,然后由起始点逐渐升至平衡油压包括:控制主油路的控制阀关闭使ATF油由高压油压的状态降至零油压;以及控制控制阀逐步打开使ATF油由零油压逐步升至平衡油压。
进一步地,控制控制阀关闭使ATF油由高压油压的状态降至零油压后还包括:控制ATF油由高压油压的状态降至零油压并保持预设时间。
进一步地,预设时间包括10ms。
进一步地,控制主油路的ATF油按照高压油压推进-过渡油压推进-平衡油压保持的充油模式充入至离合器油腔包括:获取湿式离合器所需的ATF油量;根据ATF油量计算高压油压推进时间、过渡油压推进时间和平衡油压保持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ATF油量计算高压油压推进时间、过渡油压推进时间和平衡油压保持时间包括:确定高压油压、过渡油压和平衡油压;根据ATF油量和高压油压、过渡油压和平衡油压生成高压油压推进时间、过渡油压推进时间和平衡油压保持时间的多种时间组合;根据多种时间组合中的最小时间和值确定高压油压推进时间、过渡油压推进时间和平衡油压保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