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冷机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95193.X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施红玉;王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2;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帆 |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冷机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速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速冷桶(1),其用于给待冷却的饮品进行速冷;
冷却液循环装置(2),其用于给速冷桶(1)提供冷却液并循环;
其中所述速冷桶(1)包括内桶(11)和套设于内桶(11)外周壁且设置有供冷却液进出口的流道外壳(12),所述流道外壳(12)和内桶(11)之间布置有流道翅片(13),所述流道翅片(13)用于供冷却液按照规划的路径与内桶(11)实现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外壳(14),所述保温外壳(14)套设于所述流道外壳(12)的外周壁,在所述流道外壳(12)和保温外壳(14)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或者设置有保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翅片(13)具有构成供冷却液循环流通的流道,且该所述流道与流道外壳(12)的进出口相互连通;其中所述流道翅片(13)的一端内凹有开口,若干个所述流道翅片(13)在流道外壳(12)和内桶(11)之间间隔层叠往上;或者所述流道翅片(13)在流道外壳(12)和内桶(11)之间竖向排布或者所述流道翅片(13)围绕内桶(11)的外周壁呈螺旋状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3),用于实现促进内桶(11)快速换热降温,所述搅拌机构(3)为机械搅拌结构(31),所述机械搅拌结构(31)包括设置于内桶(11)的内部且用于搅拌液体的搅拌桨(311)和用于驱动搅拌桨(311)搅拌的驱动电机(312);所述驱动电机(312)设置于内桶(11)的外部且通过连接头(313)可拆卸连接于搅拌桨(311);或者所述驱动电机(312)从内桶(11)的顶部放入悬挂在内桶(11)内部,所述驱动电机(312)的输出轴与搅拌桨(3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3),用于实现促进内桶(11)快速换热降温,所述搅拌机构(3)为磁力搅拌结构(32),所述磁力搅拌结构(32)包括设置于内桶(11)内部的磁力搅拌子(321)和设置于内桶(11)外部的磁力驱动器(322),所述磁力驱动器(322)驱动磁力搅拌子(321)在所述内桶(11)的内部进行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3),用于实现促进内桶(11)快速换热降温,所述搅拌机构(3)为气动搅拌结构(33),所述气动搅拌结构(33)包括设置于内桶(11)内部的搅拌体(331)和设置于内桶(11)外部的气体发生器(332),所述气体发生器(332)驱动搅拌体(331)在内桶(11)的内部进行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2)和速冷桶(1)之间安设一安装壁面(4)以将两者主体分为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2)和速冷桶(1)之间通过可伸缩管道在安装壁面(4)上实现可拆卸连接以完成速冷桶(1)的分离或者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速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2)包括蓄冷液存储箱(21)和促进冷却液在蓄冷液存储箱(21)和流道外壳(12)之间循环的水泵(22),所述蓄冷液存储箱(21)的排水管(211)连接于水泵(22)且贯穿安装壁面(4)后与流道外壳(12)的进水管(121)可拆卸连接,所述蓄冷液存储箱(21)的回水管(212)贯穿安装壁面(4)后与流道外壳(12)的出水管(122)可拆卸连接。
9.一种速冷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速冷桶(1)的制作;
在紧邻安装壁面(4)附近铺设移动轨道(101),速冷桶(1)通过安装座架设在移动轨道(101)上并顺着移动轨道(101)推进至安装壁面(4)处自动实现各部件快速连接;或者位于安装壁面(4)上的排水管(211)以及回水管(212)拉长后与流道外壳(12)上的对应的部件实现快速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冷桶(1)的制作包括如下:采用注塑流道外壳(12),将内桶(11)内嵌于注塑流道外壳(12)内,采用端面拉紧的方式使内桶(11)和注塑流道外壳(12)两者的端面紧密接触,将保温外壳(14)套设于流道外壳(12)且从泡料浇注口实现浇注完成保温结构的设置;或者在流道外壳(12)内部设置多个流道翅片焊接点(131),完成流道翅片(13)的焊接,将内桶(11)内嵌于流道外壳(12)内并在端面接触的位置处密封满焊,将保温外壳(14)套设于流道外壳(12)且从泡料浇注口实现浇注完成保温结构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