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调焦方法、装置、内镜图像处理器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1141.5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5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25;A61B1/00;A6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唐德君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调焦 方法 装置 图像 处理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窥镜调焦方法、装置、内镜图像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内窥镜采集的目标部位的图像中确定凝视点,获取凝视点中的第一凝视点的第一对焦图像区块和凝视点中的第二凝视点的第二对焦图像区块,根据第一对焦图像区块和第二对焦图像区块之间的重叠区域图像,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若内窥镜需要进行调焦,则向内窥镜发送调焦控制信号。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视点追踪技术确定凝视点,然后基于相邻两个凝视点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若确定需要,则向内窥镜发送调焦控制信号,从而使得内窥镜根据接收到的调焦控制信号自动进行调焦,该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不但能够缩短调焦操作的时间,还能够降低调焦操作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调焦方法、装置、内镜图像处理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消化内镜病理筛查时,需要通过内窥镜对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改变进行观察。其中,在观察过程中,若内窥镜前端产生轻微位移或相对黏膜倾斜,则会导致内镜图像失焦,因此,为了保持内镜图像的清晰度,需要对内窥镜调焦以让内窥镜与黏膜之间保持稳定距离。
相关技术中,用户手动控制内窥镜操作部的变焦旋钮完成内窥镜调焦。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调焦方式对内窥镜调焦会存在调焦操作复杂,不够便利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窥镜调焦方法、装置、内镜图像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一种内窥镜调焦方法,上述方法包括:
在内窥镜采集的目标部位的图像中确定凝视点;凝视点包括第一凝视点和第二凝视点;第一凝视点和第二凝视点所处位置相邻;
获取第一凝视点的第一对焦图像区块和第二凝视点的第二对焦图像区块;
根据第一对焦图像区块和第二对焦图像区块之间的重叠区域图像,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
若内窥镜需要进行调焦,则向内窥镜发送调焦控制信号,调焦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内窥镜进行调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对焦图像区块和第二对焦图像区块之间的重叠区域图像,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包括:
若重叠区域图像的面积小于预设面积阈值,则确定内窥镜需要调焦;
若重叠区域图像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阈值,则通过第一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一频谱值以及第二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二频谱值,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重叠区域图像的面积小于预设面积阈值,则获取第二对焦图像区块的位置信息;
根据第二对焦图像区块的位置信息计算内窥镜的第一调焦偏移量;
根据内窥镜的第一调焦偏移量,生成调焦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一频谱值以及第二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二频谱值,确定内窥镜是否需要调焦,包括:
通过第一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一频谱值与第二对焦图像区块的第二频谱值,确定第一对焦图像区块与第二对焦图像区块之间的频谱差异值;
若频谱差异值小于预设频谱阈值,则确定内窥镜不需要调焦;
若频谱差异值大于预设频谱阈值,则确定内窥镜需要调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频谱差异值大于预设频谱阈值,则获取第一对焦图像区块的位置信息;
根据第一对焦图像区块的位置信息计算内窥镜的第二调焦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