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材料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9980.3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勋;陈子煊;李超杰;葛逸飞;郑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J9/02 | 分类号: | H01J9/02;H01J1/02;C23C14/14;C23C14/06;C23C14/08;C23C14/35;C23C14/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材料 级别 修饰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功能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材料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本申请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离子溅射法、蒸镀法、气相沉积法射法或电镀法在导电载体上镀上纳米材料膜,得到镀膜导电载体;步骤2、将所述镀膜导电载体通过物理方法转移至导电材料上,使得所述镀膜导电载体的纳米材料修饰在所述导电材料上,得到修饰后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物理方法包括机械剥离转移、接触转移、脉冲接触转移或静电场吸附转移。本申请可对导电材料进行微纳级别修饰,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通过改变修饰材料从而调控目标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功能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材料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世界的蓬勃发展,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的应用日渐广泛。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在电子显微学、真空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纳米材料功能化导电材料,如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的主要方法包括原位生长法、电泳法、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提取法以及基于微操作系统的制备方法。利用微操作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具有很高的界面电阻和较低的机械强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的实际应用,成为纳米材料功能化针尖实现广泛应用的一大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材料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可对导电材料进行微纳级别修饰,提供了一种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的修饰化导电材料。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材料的微纳级别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采用离子溅射法、蒸镀法、气相沉积法射法或电镀法在导电载体上镀上纳米材料膜,得到镀膜导电载体;
步骤2、将所述镀膜导电载体通过物理方法转移至导电材料上,使得所述镀膜导电载体的纳米材料修饰在所述导电材料上,得到修饰后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物理方法包括机械剥离转移、接触转移、脉冲接触转移或静电场吸附转移。
具体的,修饰后导电材料为:功能作用的纳米材料在微纳尺度下修饰于导电材料上。
具体的,步骤1中,采用离子溅射法、蒸镀法、气相沉积法射法或电镀法等在所述导电载体上附着或生长1nm~100μm所述纳米材料。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的材质选自钨、铁、钴、镍、钛、铜、钽、铪、铂、铼、钪、钒、铬、锰、锆和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载体的材质选自钨、铁、钴、镍、钛、铜、钽、铪、铂、铼、钪、钒、铬、锰、锆和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导电载体的材质Cu、Mo或Ni;
所述纳米材料的材质为金属、金属碳化物、金属氧化物、硼化物、氮化物和金属富勒烯包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的形状为针尖状、棒状、球状、柱状、网状或片状;优选的,所述导电材料的形状为针尖状;
所述导电载体的形状为针尖状、棒状、球状、柱状、网状或片状。优选的,所述导电载体的形状为网状。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剥离具体方法包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室内,将所述导电材料接触所述镀膜导电载体,将所述镀膜导电载体表面的纳米材料通过机械剥离转移至所述导电材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