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2CrMo内齿圈调质、氮化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8649.X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稳;蒋立俏;马淑侠;李法光;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32;C21D9/40;C23C8/02;C23C8/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韩春霞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2 crmo 内齿圈调质 氮化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2CrMo内齿圈调质、氮化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调质处理,所述调质处理包括: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加热,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淬油冷却处理,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回火处理,得到预制42CrMo内齿圈;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气体氮化处理,所述氮化处理包括:第一段加热、第二段加热、第三段加热;使预制42CrMo内齿圈随炉降温至100℃,出炉空冷,得到42CrMo内齿圈。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调质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来确保获得最佳调质组织,为氮化做组织准备;通过控制升温降温速度,能够获得的表面氮化组织足够致密、组织等级和表面硬度更高的内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2CrMo内齿圈调质、氮化工艺方法,属于内齿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42CrMo内齿圈气体氮化工艺技术相对成熟,一般42CrMo采用气体氮化,表面硬度控制在600HV1以上,难度不大。
但高氮化硬度齿圈使用42CrMo这种材料较难实现,本公司现有系列产品采用42CrMo材料氮化硬度要求≥700HV1,工艺难度较大,现急需一种42CrMo高硬度氮化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42CrMo内齿圈调质、氮化工艺方法,通过精确控制调质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来确保获得最佳调质组织,为氮化做组织准备;通过控制升温降温速度,能够获得的表面氮化组织足够致密、组织等级和表面硬度更高的内齿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42CrMo内齿圈调质、氮化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调质处理,所述调质处理包括:
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加热,并使加热温度保持在840~860℃,保温时间为2~3h;
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淬油冷却处理,油冷时间为30~60min,淬火油温为60~70℃;
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回火处理,并空冷至室温,得到预制42CrMo内齿圈;
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气体氮化处理,所述氮化处理包括:
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第一段加热,以使加热温度保持在350~400℃,并通空气,保温1~2h;
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第二段加热,以使加热温度保持在480~500℃,保温30~40h;
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第三段加热,以使加热温度保持在500~520℃,保温20~30h;
使预制42CrMo内齿圈随炉降温至100℃,出炉空冷,得到42CrMo内齿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淬油冷却处理,采用德润宝277HM快速淬火油作为淬火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42CrMo内齿圈毛坯进行回火处理,所述回火温度保持在570~590℃,保温3~4h。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第一段加热、第二段加热、第三段加热,第一段加热、第二段加热、第三段加热的升温速度均≤100℃/h。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预制42CrMo内齿圈进行第一段加热,以使加热温度保持在350~400℃,并通空气,所述空气的流量为5~10L/h。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预制42CrMo内齿圈随炉降温至100℃,包括如下步骤:使预制42CrMo内齿圈随炉降温,当温度≥350℃时,炉内通氨气进行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8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焊点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