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7843.6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英;刘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分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捷思达仪分析仪器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102205 北京市昌平区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解 色谱 分析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A,检测准备
取样品备用,热裂解色谱检测仪进入准备状态,色谱柱(7)内通入载气,将样品向进样装置(2)中进样;
步骤B,加热脱附
将步骤A进样后的样品在进样装置(2)中进行加热脱附,获得待检测气体;步骤C,进样吹扫
进样装置(2)中持续通入载气,将步骤B中的待检测气体向色谱柱(7)中吹扫进样,待检测气体各组分在色谱柱(7)中分离,进入检测器(11)检测并产生电信号;
步骤D,数据分析
步骤C中获得的检测数据经由信号放大器(12)进入色谱工作站(13),色谱工作站(13)处理并计算检测信号信息,通过连接显示器(14)显示检测结果;步骤E,清洗
将步骤C中残留在进样装置中的剩余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进样装置进样采用非穿刺式进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进样装置(2)包括:热裂解器(21)和注样器(22)且两者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热裂解器(21)包括:采样管(211)一端连通密封连接件(212),所述采样管(211)外表面环绕设置加热体(213),采样管(211)另一端连通注样器(22),形成用以加热裂解样品的空间,所述密封连接件(212)与载气和反吹出口(15)之间通过管路进行气密性气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件(212),它包括:连通件(2121)内设通孔,两端密封连接上螺帽(2122)和下螺帽(2123),所述上螺帽(2122)设有通孔与载气通过管路形成气路连通,所述下螺帽(2123)设有连通孔与采样管(211)连通,且连通件(2121)件体上还设置有另一个通孔,连通件(2121)上的两个通孔连通,形成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件(212),它包括:紧固件(2126)具有通孔,且与采样管(211)连通,且二者密封连接,所述紧固件(2126)与密封螺帽(2127)密封连接,所述紧固件(2126)件体上还设置有两通孔,且与紧固件(2126)通孔相通,形成与载气和反吹出口(15)之间通过管路进行气密性气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管路为气管Ⅰ(8)和软管Ⅱ(10),且密封连接件(212)上具有连通孔,气管Ⅰ(8)和软管Ⅱ(10)通过连通孔实现载气和反吹出口(15)与热裂解样品空间的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注样器(22)包括:注样管(221)一端设有固接的注样器帽(222),所述注样器帽(222)上设有通孔与所述热裂解器(21)中的采样管(211)气密性连通形成气体通路,所述注样器帽(222)与热裂解器(21)之间为气密性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注样管(221)管体上设有载气出口(223)和分流出口(224)且一端与色谱柱(7)连通,形成气体通路,载气出口与载气相通,分流出口(224)连接软管并与外界大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Ⅰ(8)为惰性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裂解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色谱柱(7)为非极性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分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捷思达仪分析仪器研发中心,未经北京佳分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捷思达仪分析仪器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7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