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及其堆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3485.1 | 申请日: | 202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武英杰;郑彬;张国强;黄文涛;喻强;冯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04;B21B39/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30 不锈钢 热轧 输送 及其 堆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轧不锈钢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及其堆焊方法,所述堆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送辊打底层和工作层的堆焊;所述工作层的堆焊选用焊丝材料第一焊丝所述第一焊丝由如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C 0.30‑0.35%;Cr 6.00‑7.00%;Mn 1.50‑1.70%;Mo0.10‑1.20%;Si 0.60‑0.80%;V 1.00‑1.30%;W 1.50‑2.00%;S≤0.03%;P≤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堆焊材料中大幅度降低含Cr量,工作层硬度控制在HRC68左右,既解决了输送辊粘钢问题,又确保了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不锈钢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及其堆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不锈钢的生产中,热轧不锈钢的输送辊面层的堆焊材质属高碳高合金马氏体不锈钢,含Cr量高达14%以上,其优点是耐热性好,即抗高温氧化(不锈),热强度和硬度都高。缺点是Cr在500℃以上与接触金属的亲和力也大。尤其轧制不锈钢,当钢板对输送辊猛烈冲击时,产生巨大压力,使钢板与输送辊的接触点产生瞬时高温,加之钢板温度又高,大大助长了两者之间的亲和力。在高温和高压的联合作用下,钢板局部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并与输送辊表面粘固(粘附)或焊合。辊子旋转时,钢板与输送辊的接触点在切应力作用下,强度较低的材料被撕裂,并粘附在输送辊表面,形成了所谓的“粘钢”(或积瘤)。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积瘤越积越大。在输送辊传输钢板的过程中,积瘤使钢板表面产生压痕。
在不锈钢生产中,相对碳钢而言其合金含量比较高,特别是430不锈钢的铬含量高,与输送辊的铬含量相近更易粘钢,与辊道产生粘结显现,迫使人工频繁在线打磨输送辊道,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热轧的正常生产。为此,为了消除输送辊表面“粘钢”现象,重新设计输送辊辊面堆焊材料的成分,即在降低Cr含量的同时,保证输送辊还具有合适的配合生产430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不锈),热强度和硬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输送辊力学性能的同时不粘钢的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的堆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的堆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焊前处理;
(2)输送辊打底层和工作层的堆焊;所述工作层的堆焊选用焊丝材料为第一焊丝,所述第一焊丝由如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C 0.30-0.35%;Cr 6.00-7.00%;Mn 1.50-1.70%;Mo 0.10-1.20%;Si 0.60-0.80%;V 1.00-1.30%;W 1.50-2.00%;S≤0.03%;P≤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3)堆焊后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的堆焊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打底层堆焊选用焊丝材料第二焊丝,所述第二焊丝由如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C 0.30-0.35%;Si0.50-0.70%;Mn 2.50-2.70%;Cr 3.50-4.50%;Ni 0.90-1.30%;Mo 2.50-2.70%;S≤0.03%;P≤0.03%。
进一步的,上述的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的堆焊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打底层堆焊选用焊丝材料为第二焊丝,焊剂材料为HJ-431,焊丝材料直径:焊丝和焊剂使用前在150~200℃烘1h;
工作层堆焊选用焊丝材料为第一焊丝,焊剂材为HJ-107,焊丝直径:焊丝焊剂使用前在150~200℃烘1h。
进一步的,上述的430不锈钢热轧输送辊的堆焊方法中,所述焊丝材料所述第二焊丝由如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C 0.33%;Si 0.60%;Mn 2.50%;Cr 4.00%;Ni 1.10%;Mo 2.50%;S 0.01%;P 0.0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深海海底富钴结壳采矿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