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出装置、脱水用机筒、脱水方法及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2740.0 | 申请日: | 202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大冈佑介;亩田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B29B9/06;B29C48/00;B29C48/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亚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装置 脱水 机筒 方法 树脂 颗粒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出装置、脱水用机筒、脱水方法以及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待解决的问题为将从脱水用机筒排出树脂材料所含的水分的同时,防止脱水用机筒从树脂成分排出。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一种挤出装置,包含机筒;被内置在机筒中的螺杆;以及被设置在机筒的中间并用以将从供给到机筒内的树脂材料分离的水分排出的脱水用机筒体(11b)。脱水用机筒体(11b)具有:各自具有供螺杆贯穿的开口部的板状构件(13)被沿机筒的长轴方向排列的结构。多个板状构件(13)的彼此相对的面的表面粗度比机筒的内壁的表面粗度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出装置、脱水用机筒、脱水方法以及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12987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已描述与挤出装置有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129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可使用从挤出装置挤出的树脂材料而制造树脂制品,例如树脂颗粒。在使用挤出装置而制造树脂制品的情况下,将树脂材料供给于挤出装置的机筒内,通过被内置在机筒中的螺杆,将该树脂材料进行混炼、搬送,从被安装在机筒的前端部的模具中挤出。
被供给于机筒的树脂材料有含有高比例的水分的情况,而从挤出装置挤出的树脂材料的含水率高时,使用从挤出装置挤出的树脂材料而制造树脂颗粒等树脂制品会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在挤出装置的机筒的中间设置脱水用机筒,使从机筒内搬送的树脂材料分离的水分从该脱水用机筒排出。
然而,从脱水用机筒排出水分时,有不仅水分而且树脂成分也一起从脱水用机筒被排出的担忧,此可能成为发生问题的原因。因此,希望选择性地从脱水用机筒中排出树脂材料中所含的水分的同时,防止树脂成分被排出。
从本说明书的记述以及附图中,其他的问题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一实施方式,挤出装置包含:机筒、被内置在前述机筒中的螺杆、和用用以将从供给到前述机筒内的树脂材料中分离出来的水分排出的脱水用机筒部。前述脱水用机筒部具有在前述机筒的长轴方向上排列的具有供前述螺杆贯穿的开口部的多个板状构件的结构。前述多个板状构件的彼此相对的面的表面粗度比前述机筒的内壁的表面粗度大。
根据一实施方式,脱水方法包含:(a)将含有水分的树脂材料供给到机筒内的工序、(b)通过前述机筒内的螺杆搬送前述树脂材料的工序、(c)将从前述树脂材料分离的水分,从设置在前述机筒的中间的脱水用机筒部排出的工序、(d)从与前述机筒的前端部连接的模具挤出前述树脂材料的工序。前述脱水用机筒部具有在前述机筒的长轴方向上排列的具有供前述螺杆贯穿的开口部的多个板状构件的结构。前述多个板状构件的彼此相对的面的表面粗度比前述机筒的内壁的表面粗度大。
[发明效果]
根据一实施方式,可从脱水用机筒将包含于树脂材料的水分排出的同时,可抑制或防止树脂成分从脱水用机筒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挤出装置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挤出装置的机筒内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挤出装置的脱水用机筒体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挤出装置的脱水用机筒体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挤出装置的脱水用机筒体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3~图5中所示的脱水用机筒体中使用的板状构件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2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