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81924.5 申请日: 2022-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4775162B 公开(公告)日: 2023-06-06
发明(设计)人: 石建高;张文阳;李守湖;袁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D04G1/02 分类号: D04G1/02;D01F6/46;D01F1/10;D01F1/04;D01D5/16;D01D5/088;D02G3/34;D02G3/28;D02G3/44;D06C7/02;D06H7/22;D06C25/0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代理人: 陆懿
地址: 20009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矩形 深远 养殖 分隔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防污复合料制备、浅蓝色单丝丝束制备、矩形分隔网制备,将聚丙烯粒料、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接枝改性聚丙烯防污料、纳米铜粉、吡啶硫酮铜粉、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1,2,2,6,6‑五甲基哌啶基)亚磷酸酯、酞青蓝颜料、钛白粉和松节油混合,搅拌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2~3次挤出造粒,获得共混防污复合料,而后进行拉丝,收卷后获得浅蓝色单丝丝束,再用特种矩形分隔网制备方法获得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深远海养殖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将水产养殖区域从近岸移向深远海,可有效增强养殖生产的可持续性,且深远海养殖装备设施内部的养殖水体很大,有的单体养殖水体高达5万立方米以上。为养殖不同鱼类,人们用分隔网将深远海养殖装备设施内部空间分为几个小养殖区,每个小养殖区的养殖水体范围约为0.3万立方米~4万立方米,以满足不同鱼类的养殖需要。在本技术领域,深远海养殖装备设施内部空间分隔用网简称深远海养殖分隔网或分隔网;而制作分隔网用线简称分隔线;分隔网边缘安装的绳索称为缘纲。深远海的海况条件极不稳定,狂风巨浪随时可能摧毁养殖装备设施,为此分隔网应具有较好的抗浪流性能,使其在恶劣海况下不会破损。

目前本领域使用的传统分隔网中网片间进行拼接缝合时,网结及拼接缝合线一般采用活结和普通乙纶线,实际生产中常发生拼接缝合活结滑移、拼缝撕裂、拼接缝合乙纶线断裂等问题,导致发生不同分隔区鱼类从拼接缝合撕裂口“相互串门”问题或刺挂鱼类问题,根本无法发挥分隔网的分隔功能;与此同时,分隔网在海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分隔网上会大量附着藤壶、贻贝和藻类等污损生物,一旦污损生物附着严重,就会导致分隔网受力剧增,并且分隔网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会不间断与网绳磨损或切割,从而引起“网破鱼逃”事故,严重影响深远海养殖装备设施安全及养殖鱼类生态安全。

现有技术中,传统分隔网一般用同一种原料与两牵伸机制作,劣势明显:(1)产出的普通单丝采用传统拉丝工艺制作,其强力等综合性能低,且没有防污功能;(2)传统分隔网使用无颜色分隔网,鱼类养殖中经常发生撞网(触碰分隔网)现象,影响鱼类健康生长;(3)传统分隔网加工后要么不进行热定型处理、要么施加定型拉伸张力不当,这导致分隔网的网目结牢度低、网目尺寸偏差率高,在深远海养殖作业中易发生网结滑移现象,进一步发生拼接缝合撕裂口刺挂鱼类严重问题;(4)传统分隔网用手工安装缘纲,且分隔网边缘不进行扎边处理,工作效率低且网片边缘强度低,这严重制约了深远海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述传统分隔网相关问题已严重困扰深远海养殖业,成为当前产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且本技术领域与纺织领域、捕捞渔具领域、淡水养殖领域、近岸养殖领域、深水网箱领域、普通网箱领域、普通围栏领域、近海养殖领域等其他技术领域相差甚远,其他技术领域用单丝、线及网技术都不适用于本技术领域,难以对该领域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而且其他领域用单丝、线及网技术根本不能作为本领域的对照技术。综上,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制作方法已成为本技术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创新开发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分隔网网目结牢度、满足养殖鱼类行为习性要求、降低分隔网网目尺寸偏差率及原材料消耗,同时增加分隔网的防污功能与抗浪流性能,保障分隔网安全及养殖鱼类健康生长需求,助力深远海绿色养殖战略,实现深远海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矩形深远海养殖分隔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共混防污复合料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