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0718.2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明;王松林;高威;岳昶帆;程颖博;石中州;朱金辉;卢加新;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12;E04C5/16;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0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套筒 实时 反馈 自动 装置 操作方法 | ||
1.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浆装置包括:
补浆柱(1),所述补浆柱(1)的上端分别连接与有液位管(12)和储料罐(2),补浆柱(1)的侧向端部分别插接有连接液位管(12)的反馈管(16)和连接储料罐(2)的补浆管(20),所述反馈管(16)和补浆管(20)均固定在补浆柱(1)外侧的橡胶塞堵头(22)上,反馈管(16)的外侧设置为螺旋盘管(17),所述螺旋盘管(17)套接在补浆管(20)上,螺旋盘管(17)的下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三组排气口(21);
悬浮组件(14),所述悬浮组件(14)包括上下平行的一对上滤板(27)和下滤板(29),所述上滤板(27)和下滤板(29)之间通过空心浮杆(28)连接,上滤板(27)和下滤板(29)竖直滑动安装在液位管(12)上,所述液位管(12)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液位计(13)和第二液位计(18),液位管(12)的内壁与第二液位计(18)等高的位置设置有隔板(31),第一液位计(13)和第二液位计(18)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空心浮杆(28)的长度,所述上滤板(27)位于隔板(31)的上端,所述下滤板(29)为圆环状,下滤板(29)位于隔板(31)的下端;
所述补浆柱(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马达(3),所述储料罐(2)上设置有进气口(8),充气马达(3)通过气管(6)连通进气口(8),所述补浆柱(1)的下端设置有手柄(4),手柄(4)内设置有控制器,手柄(4)的外侧上设置有控制按钮(5),所述充气马达(3)、第一液位计(13)和第二液位计(18)均电性连接手柄(4)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浆管(20)上设置有固定环(19),所述螺旋盘管(17)的端部插接在固定环(19)上,且螺旋盘管(17)的端部与补浆管(20)平行,螺旋盘管(17)连通反馈管(16),所述反馈管(16)通过直角连通管(15)密封连接液位管(12)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的外壁设置有刻度表(7),储料罐(2)的上端左侧设置有螺纹密封安装的密封端盖(9),储料罐(2)的内腔设置为储液内腔(24),所述储液内腔(24)中滑动安装有活塞板(25),所述密封端盖(9)下端的进料口和进气口(8)均通过折叠连管(26)连接活塞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25)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的上端延伸至储料罐(2)的上端,升降柱(10)的下端外壁套接有弹簧(23),升降柱(10)的上端端部安装有配重块(11),所述弹簧(23)压合在活塞板(25)与储液内腔(24)上端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32),所述空心浮杆(28)竖直贯穿通孔(32),所述下滤板(29)和上滤板(27)的外径均大于通孔(32)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滤板(29)上端设置有圆环状的密封圈(30),隔板(31)的下端设置有与密封圈(30)对应的密封圆环槽(33)。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灌浆套筒实时反馈自动补浆装置实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增压补浆,通过充气马达(3)向储料罐(2)进气,使得储料罐(2)内压增大,将补浆原料沿补浆管(20)排出,达到填充补浆的目的;
过滤排气,补浆过程中,通过反馈管(16)和螺旋盘管(17)将补浆孔内的气体排除,气体沿直角连通管(15)进入液位管(12),通过悬浮组件(14)过滤粉尘,达到平衡气压的目的;
反馈补浆,当补浆孔填充满时,逐步堵塞排气孔(21),原料沿螺旋盘管(17)、反馈管(16)和直角连通管(15)进入液位管(12),使得悬浮组件(14)上逐渐上浮,当上滤板(27)与高处的第一液位计(13)接触时,形成反馈信号,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充气马达停止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7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