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加热PCR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3375.7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农跃;朱亮熹;方壹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微管 容器 快速 加热 pcr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加热PCR装置及方法。整个装置由加热光源、小尺寸微管以及测温装置组成。微管中的PCR溶液通过光的照射以及对外辐射热量实现快速升降温,并通过测温装置进行测温,极短时间内实现了多轮温度循环,从而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实现实时快速的核酸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加热PCR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PCR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变性(95℃左右)、退火(65℃左右)、延伸(72℃左右),通过多次循环,将微量DNA大幅增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自动化PCR仪被研发出来。目前传统的商用PCR仪使用半导体金属块来实现升降温,通过半导体金属块加热PCR管,进而加热PCR溶液,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塑料PCR管的导热效率差,升降温时存在热惯性,变温速度慢,导致完成PCR扩增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另外,传统的PCR仪设备体积大,成本高。因此传统的商用PCR仪无法满足当下快速实时检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PCR仪存在的升降温速度慢、完成PCR扩增所需时间长的缺点,提供一种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子PCR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升降温速度,缩短PCR周期。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加热PCR装置,包括加热光源、微管、测温装置和光热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光热介质的种类为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光热转化性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贵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半导体光热转化纳米材料、有机光热转换纳米材料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光热介质的尺寸为0.01-10μm;所述光热介质的形状包括球形、棒状、星形、锥形、笼形、线形、网状、片状或中空形。
进一步地,所述光热介质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修饰或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微管的材质为普通玻璃、石英玻璃、高硼硅玻璃或高透明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微管上方设置有防止反应液蒸发的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置于反应液上方的石蜡油、矿物油或置于微管一端的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或接触式测温装置;所述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热成像仪;所述接触式测温装置为铂电阻或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光源发出的波长范围能够覆盖上述光热介质的最佳吸收波长,其波长范围涵盖紫外、可见光和红外。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以小尺寸微管为容器的快速光加热PCR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加热光源照射微管中的混合溶液中的光热介质,光热介质能够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能量,实现光热转化,均匀悬浮于反应液中的光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反应液中,从而实现整个溶液的快速升温;使用静置对外辐射热量、风扇降温或半导体制冷片降温等主动降温方法使反应液快速降温,从而实现完整的快速升降温动作。
本发明在进行PCR扩增之前,预先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溶液。接着,将上游引物、下游引物、dNTP混合液、DNA聚合酶、镁离子以及模板DNA混匀得到PCR溶液。将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溶液与PCR溶液按比例混匀后,通过微量注射器将混合溶液注射进微管中,同时在微管中的混合溶液上方覆盖一层矿物油。操作完毕后,将加热光源的出光口移至微管正上方,通过光的照射,溶液温度快速升高。加热光源关闭后,微管中的溶液对外辐射热量,溶液温度迅速降低。温度控制通过测温装置以及单片机的共同作用得以实现,利用测温装置进行温度检测,并通过单片机对入射光源的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高低温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3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