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3095.6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莒南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19/00;C07D317/42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碳酸 乙烯 收率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设备,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反应釜本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顶盖,反应釜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盒,安装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波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多波组件可以利用新型紫外线发射灯,能够发射365nm、395nm和425nm等三个波段,这三个波段紫外线能够有效的使氯气分子的氯自由基与碳酸乙烯酯的氢进行取代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并且此波段能降低氯气与氯代碳酸乙烯酯反应的几率,从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有效的增加反应速率以及氯代碳酸乙烯酯的生成纯度,从而达到了提高整体装置实用性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设备。
背景技术
氯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目前生产氯代碳酸乙烯酯以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但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副反应在进行氯气会与目标产品氯代碳酸乙烯酯发生反应生成二氯碳酸乙烯酯,随着氯气与碳酸乙烯酯反应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氯代碳酸乙烯酯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氯碳酸乙烯酯,更加降低了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含量,从而使氯代碳酸乙烯酯的收率降低,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会用到反应釜来作为反应容器,反应釜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现有的氯代碳酸乙烯酯生产工艺是碳酸乙烯酯和氯气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进行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副反应较多,从而导致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偏低,现有技术由于使用的紫外线发射灯的有效紫外线波长较少,从而造成氯气分子转换成氯原子的效率较低并且紫外线灯中的红外线的比例较大,产生的热能较多,从而造成副反应的加剧,且现有的反应釜在反应的时候均采用完全密封结构,因此并不具备相应的散热机构导致整体内部热度不可控,仅通过调节紫外线强度使得调整时间过长,从而增加了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设备,以期达到解决氯代碳酸乙烯酯的收率偏低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设备,设置多波组件可以利用新型紫外线发射灯,能够发射365nm、395nm和425nm等三个波段,这三个波段紫外线能够有效的使氯气分子的氯自由基与碳酸乙烯酯的氢进行取代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并且此波段能降低氯气与氯代碳酸乙烯酯反应的几率,从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有效的增加反应速率以及氯代碳酸乙烯酯的生成纯度,从而达到了提高整体装置实用性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可以配合光强度为170mw并且均匀的紫外灯,避免紫外灯局部过热造成反应过度,同时也可以进行更加快速的温度调节,当内部温度过高,可以及时进行散热,配合紫外灯可以更加快速的提高目标产物的生产速率以及减少更多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进一步的达到了提高整体装置实用性的效果,通过设置监控装置可以准确的监控到灯管位置以及反应釜内部平均温度,从而配合控制组件和多波组件进行更加有效的调控,使得反应釜的内部的环境处于一个更加容易观测的状态,从而进形精准控制,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也达到了提高目标产物生产效率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莒南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莒南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3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道跳频感知信道接入和重传
- 下一篇:一种胸腹同步联动心肺复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