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454.1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强;闫瑞;杜昆;王飞飞;付海林;陈昂子;石玮;马庆亮;文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3/00 | 分类号: | E01B33/00;E01B25/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姚宏博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自动 智能 调节 磁浮轨排 调整 用工 | ||
1.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包括底座梁(1)和PLC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梁(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底座梁(1)呈左右分布,所述底座梁(1)外侧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两个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相对应的一侧贯穿至底座梁(1)的内侧,所述底座梁(1)内侧的顶部横向安装有跨距调节装置(8),所述底座梁(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垂直调整支撑(2),所述垂直调整支撑(2)内侧的顶部横向安装有调节丝杆(4),所述垂直调整支撑(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载座(3),所述承载座(3)正表面和背表面的内侧安装有垂直锁紧机构(6),所述垂直锁紧机构(6)的内侧设置有水平调整装置(5),所述水平调整装置(5)的外侧贯穿至承载座(3)的外侧,所述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通过通讯线缆电性连接有同步电动泵站(11),所述同步电动泵站(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同步电动泵站(11)通过高压软管与垂直调整支撑(2)连接,所述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双向电连接有位移传感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梁(1)外侧的底部焊接有旋转螺套,所述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包括定位螺栓机体,定位螺栓机体的内侧贯穿旋转螺套和底座梁(1)并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的内侧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内侧固定镶嵌有压紧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螺栓机体表面的螺牙开设于支撑套的外侧,定位螺栓机体的内侧延伸至支撑套的内腔并与支撑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底座梁(1)上贯穿开设有与定位螺栓机体配合使用的旋转孔,定位螺栓机体外圈的表面与旋转螺套的内腔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调整支撑(2)包括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底座梁(1)顶部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液压千斤顶内侧的顶部焊接有弧形连接板,所述调节丝杆(4)包括丝套,丝套内腔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丝杆,移动丝杆的外侧贯穿丝套并固定连接有卡框,卡框套设在弧形连接杆的表面,卡框的内腔纵向贯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同步电动泵站(11)通过高压软管与液压千斤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距调节装置(8)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杆呈左右分布,两个固定杆相远离的一侧与底座梁(1)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杆,滑套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底部贯穿至滑套杆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3)包括L型板,L型板的底部与垂直调整支撑(2)输出端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型板顶部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垂直锁紧机构(6)包括L型支撑架,L型支撑架套设在支撑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L型支撑架正表面和背表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螺栓,两个定位螺栓相对应的一侧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L型支撑架顶部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压紧螺栓,压紧螺栓的底部贯穿至L型支撑架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整装置(5)包括水平调整螺栓,水平调整螺栓的内侧贯穿垂直锁紧机构(6)并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F型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2)安装于同步电动泵站(11)上,所述位移传感器(10)与垂直调整支撑(2)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整体自动智能调节的磁浮轨排调整用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直线段F型轨排的调整:
预先安装:
A)直线段F型轨排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事先安装,运到施工现场,与待浇的承轨台同H型轨枕连接的钢板、橡胶垫和扣件根据施工要求可在现场桥梁下安装;
B)分别将承载座(3)和垂直锁紧机构(6)一起装到已装好的轨排F型轨的支承脚上,垂直锁紧机构(6)的定位螺栓先初步夹紧定位;
C)分别将垂直调整支撑(2)、调节丝杆(4)、跨距调节装置(8)和承载座(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连成整体;
D)分别垂直调整支撑(2)的液压千斤顶伸缩,初步调整F型轨脚下平面(亦即H型轨枕上平面)到调整底座梁(1)下支承面的距离至470mm(即F型轨到轨道纵梁上平面的尺寸);
E)对称松开调整底座梁(1)左右两侧的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每端比1300mm轨道梁多出50mm的空间,以防止吊装时碰到轨道梁的侧壁;
F)按照上述方法在每25米轨排安装8-9套调整支撑;
轨道梁上现场轨道调整:
1)根据施工要求将已装好的轨排用起重设备吊到已架设好的混凝轨道梁上,初步校正轨排纵向轴线与轨道梁总向轴线对正落下就位;
2)用棘轮扳手旋转调整支撑的底座梁(1)两侧的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使压紧块贴实混凝土轨道梁1300mm的侧面实现固定;
3)精调:
首先:通过检查测量轨排纵向中心轴线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分别通过调整承载座(3)上的水平调整装置(5),使轨排横向移动至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两侧水平调整螺栓紧固定位;
然后:通过检查测量轨面标高实际数据与技术要求的偏差,分别用棘轮扳手调节左右液压千斤顶的伸缩,调整轨排轨面标高至要求;
最后:复测标高和纵向中心轴线符合设计要求后,根据施工要求加钢筋混凝土承轨台模板,及浇筑混凝土;
轨道调整支撑的拆卸:
根据施工要求,承轨台凝固后,将设备拆解,以减轻搬运重量吊离桥面,下一循环再用;
二、曲段F型轨排的调整:
预先安装:
A)曲线段F型轨排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事先安装好,运到施工现场,与待浇的承轨台同H型轨枕连接的钢板、橡胶垫和扣件根据施工要求可在现场桥梁下安装;
B)分别将承载座(3)连垂直锁紧机构(6)一起装到已装好的轨排F型轨的支承脚上,垂直锁紧机构(6)的螺栓先初步夹紧定位;
C)分别将垂直调整支撑(2)、调节丝杆(4)、跨距调节装置(8)和承载座(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连成整体;注意垂直调整支撑(2)与承载座(3)平面之间根据曲线段每轨枕的倾斜角垫不同厚薄垫片,以使垂直支撑基本保持垂直;
D)分别垂直调整支撑(2)的液压千斤顶伸缩,初步粗调整F型轨脚下平面(亦即H型轨枕上平面)到调整底座梁(1)下支承面的距离至设计标高要求(即F型轨到轨道纵梁上平面的尺寸);
E)对称松开调整底座梁(1)左右两侧的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每端比1300mm轨道梁多出50mm的空间,以防止吊装时碰到轨道梁的侧壁;
F)按照上述方法在每25米轨排安装8-9套调整支撑;
轨道梁上现场轨道调整:
1)根据施工要求将已装好的轨排用起重设备吊到已架设好的混凝轨道梁上,初步校正轨排纵向轴线与轨道梁总向轴线对正落下就位;
2)用棘轮扳手旋转调整支撑的底座梁(1)两侧的混凝土梁定位螺栓(7),使压紧块贴实混凝土轨道梁1300mm的侧面实现固定;
3)精调:
首先:通过检查测量轨排纵向中心轴线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分别通过调整承载座上的水平调整装置(5),使轨排横向移动至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两侧水平调整螺栓紧固定位;
然后:通过检查测量轨面标高实际数据与技术要求的偏差,分别用棘轮扳手调节左右液压千斤顶的伸缩,调整轨排轨面标高至要求;
最后:复测标高和纵向中心轴线符合设计要求后,根据施工要求加钢筋混凝土承轨台模板,及浇筑混凝土;
轨道调整支撑的拆卸:
根据施工要求,承轨台凝固后,将设备拆解,以减轻搬运重量吊离桥面,下一循环再用;
三、调整方法:在直线段F型轨排的调整和曲段F型轨排的调整时,首先将位移传感器(10)安装于液压千斤顶的一侧,并与L型板对应,利用两条高压软管将液压千斤顶的上进油口和下进油口与同步电动泵站(11)进行连接,一个同步电动泵站(11)可同时控制8-9套调整支撑同时运行,当磁浮轨排需要垂直升起调整时,利用PLC控制器(9)开启同步电动泵站(11),经过其上的换向阀使得液压油从液压千斤顶的下进油口进入,从上进油口进行回流进行垂直上升,以此来达到目的,当达到位移传感器(10)的设定值时,位移传感器(10)反向控制PLC控制器(9),利用PLC控制器(9)控制同步电动泵站(11)停止运行;当磁浮轨排需要倾斜升起调整时,利用PLC控制器(9)开启同步电动泵站(11),经过其上的换向阀使得液压油从液压千斤顶的下进油口进入,从上进油口进行回流进行上升,于此同时控制一侧的液压油量大于另一侧的液压油量以此来达到倾斜轨排的目的,当达到位移传感器(10)的设定值时,位移传感器(10)反向控制PLC控制器(9),利用PLC控制器(9)控制同步电动泵站(11)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4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