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3290.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飞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C03C6/00;C03B32/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地址: | 235025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飞灰超细磨 微波 烧结 玻璃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属于微晶玻璃制作工艺领域,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利用微晶玻璃的除飞灰的原料制作成载体棒,并通过骤冷处理,使得载体棒的表面出现大量的温变裂纹,利用温变裂纹储存飞灰,在对飞灰混合的过程中,利用超声波使得飞灰浸入温变裂纹内,同时利用附着纤维锁住飞灰,而由附着纤维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将飞灰捕获,并保留在温变裂纹内,在后续烘干的流程中,在温变裂纹内壁易于形成飞灰的结晶颗粒,在后续研磨过程中,使得原料易于混合均匀,可以实现大幅增加微晶玻璃生产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增加经过微波烧结形成的微晶玻璃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晶玻璃制作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现今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富含铅、锌、铬、铜等重金属元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对于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需要进行严格的回收处理,一般采用防渗填埋、水泥固化、熔融固化等方式处置,存在有毒重金属浸出风险。
随着微波烧结工艺的发展,垃圾飞灰被人们发现了新的用途,可以用作微晶玻璃生产的原料,在微波烧结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中,可以通过将垃圾飞灰和玻璃生产的原料SiO2和Al2O3等按照比例混合烧结,制得加工性能远高于传统的玻璃的微晶玻璃,通过控制微晶的种类数量、尺寸大小等,可以获得透明微晶玻璃、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表面强化微晶玻璃、不同色彩或可切削微晶玻璃。
现有技术中,在对于微波烧结生产微晶玻璃的工艺中,通常是将所有原料分别进行预粉碎到预设尺寸后,利用球磨装置进行混合细磨,使得原料的尺寸达到预设的标准,而在球磨的过程中,各个原料也会进行均匀地混合。然而在进行微波烧结的过程中,各个原料的混合均匀度件对微晶玻璃的晶核生长形成制约,影响微晶玻璃的性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可以实现大幅增加微晶玻璃生产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增加经过微波烧结形成的微晶玻璃的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飞灰超细磨和微波烧结的微晶玻璃化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
S1、载体棒制备,将微晶玻璃生产除飞灰的原料按照比例研磨混合,上述原料主要包括SiO2和Al2O3,其质量配比为1.5:1,将原料加热到150摄氏度后,热压成型,制得载体棒,之后将载体棒投入冷水中进行快速水冷,使得载体棒的表面和内部形成多个温变裂纹,制得载体棒;
S2、飞灰混合,首先制备飞灰悬浊液,将质量为步骤S1原料SiO2和Al2O3质量之和1.5倍的飞灰投放到装载有溶剂的浸入装置中,制得飞灰悬浊液,之后将步骤S1中制得的载体棒投入飞灰悬浊液中,使得飞灰浸入载体棒内的温变裂纹中,之后将温变裂纹取出,进行加热烘干,取出温变裂纹内残余的溶剂,使得飞灰颗粒粘附在温变裂纹的内壁上,之后将载体棒研磨成粉状,经过过筛后获得烧制原料;
S3、微晶玻璃烧制,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对S2制得的烧制原料进行烧制,获得微晶玻璃成品,并根据需要,进行精加工处理。
进一步的,原料掺入多个附着纤维,并均匀混合,增加成型后的载体主体的强度,使得载体主体不易沿多个温变裂纹处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飞,未经谢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3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