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58840.X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益明;纪宝存;钱军;樊路君;殷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B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带 墙体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的领域,其步骤依次为:架设钢筋架、组装装夹机构,将止水带置入钢筋加内并用装夹机构使止水带保持张紧状态,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等待混凝土凝固。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采用使止水带保持张紧的方式提高止水带于钢筋架内的状态稳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状态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设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内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的基础工程,如地下设施、隧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止水带主要包括橡胶止水带和金属板止水带两种。橡胶止水带以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制成型,根据使用情况又可分类为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
橡胶止水带内嵌于墙体的混凝土内,即需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需将橡胶止水带放置入钢筋围成的骨架内,可通过捆扎等方式将橡胶止水带与钢筋相对固定,减小浇筑过程中止水带发生的位置偏移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橡胶止水带作为柔性件,放置加捆扎的方式并不能使止水带与钢筋直接有着较高的相对位置稳定性,也并不能使止水带的整体形态具有稳定的平整性,从而导致供混凝土存在的空间规则度较低,致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出现空鼓。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架设钢筋架,并以钢筋架为基础组装装夹机构;
S2:将止水带置入钢筋架内,通过装夹机构使止水带张紧且相对钢筋架固定;
S3:浇灌混凝土,静置等待凝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灌混凝土之前,装夹机构将钢筋架内的止水带拉紧,在止水带相对紧绷的状态下,自身的形态和位置不会轻易改变,故提高了止水带的形态和位置的稳定性,浇灌混凝土时,止水带不易发生变形或移位,供混凝土存在的空间规则度也相应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成型质量也得以提高。
优选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卷拉筒,所述卷拉筒与钢筋架相对转动,所述止水带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卷拉筒的周面相对固定,所述卷拉筒上设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带的端部固定在卷拉筒上,卷拉筒转动时可顺势收卷止水带,止水带因受到拉力而被张紧。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和卡齿,所述夹板铰接于卷拉筒的周面且其转动平面与卷拉筒的转动平面平行,所述卷拉筒和夹板分别位于止水带的相对两侧,所述卡齿固定连接于夹板的一侧,所述止水带上开设有供卡齿穿过的拉紧孔,所述夹板位于自身铰接轴沿卷拉筒转动方向的反方向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被拉紧的状态下,卡齿与止水带的配合处可形成平成受力状态,使得夹板与止水带端部保持相对静止的位置关系,止水带位于夹板以外的部分随着卷拉筒的转动顺势绕设在卷拉筒上,而由于止水带上带有的拉力,通过卡齿带动夹板自然紧靠止水带,即夹板与卷拉筒形成对止水带的稳定夹持。
优选的,所述张拉组件还包括张紧框,单个所述张紧框连接的卷拉筒有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止水带于两个卷拉筒之间的部分相互叠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端止水带端部固定在不同的卷拉筒上,两端止水带于两个卷拉筒之间形成重叠部分,即使得相邻两端止水带端部相互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