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58840.X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益明;纪宝存;钱军;樊路君;殷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B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带 墙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架设钢筋架(1),并以钢筋架(1)为基础组装装夹机构(3);
S2:将止水带(2)置入钢筋架(1)内,通过装夹机构(3)使止水带(2)张紧且相对钢筋架(1)固定;
S3:浇灌混凝土,静置等待凝固;
所述S2中,所述装夹机构(3)包括张拉组件(31),所述张拉组件(31)包括卷拉筒(312),所述卷拉筒(312)与钢筋架(1)相对转动,所述止水带(2)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卷拉筒(312)的周面相对固定,所述卷拉筒(312)上设有用于固定止水带(2)的夹持组件(32);
所述夹持组件(32)包括夹板(321)和卡齿(322),所述夹板(321)铰接于卷拉筒(312)的周面且其转动平面与卷拉筒(312)的转动平面平行,所述卷拉筒(312)和夹板(321)分别位于止水带(2)的相对两侧,所述卡齿(322)固定连接于夹板(321)的一侧,所述止水带(2)上开设有供卡齿(322)穿过的拉紧孔(23),所述夹板(321)位于自身铰接轴沿卷拉筒(312)转动方向的反方向一侧;
所述张拉组件(31)还包括张紧框(311),单个所述张紧框(311)连接的卷拉筒(312)有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止水带(2)于两个卷拉筒(312)之间的部分相互叠合;
所述张拉组件(31)还包括张紧蜗轮(313)和张紧蜗杆(314),所述张紧蜗轮(313)与卷拉筒(31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蜗杆(314)与张紧框(31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蜗轮(313)和张紧蜗杆(31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框(311)与钢筋架(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框(311)的转动平面与卷拉筒(312)的转动平面平行,所述装夹机构(3)还包括控制组件(33),所述控制组件(33)用于控制张紧框(311)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3)包括推进螺杆(331)和抵接板(332),所述抵接板(332)与张紧框(311)固定连接,所述推进螺杆(331)与钢筋架(1)螺纹连接,所述推进螺杆(331)的长度方向与张紧框(311)中转动平面平行,所述推进螺杆(331)的端部与抵接板(33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3)还包括变向组件(34),所述变向组件(34)包括变向柱(341)和支撑件(342),所述变向柱(341)与钢筋架(1)固定连接,且所述变向柱(341)位于止水带(2)走向发生变化处,所述支撑件(342)有两个且均与变向柱(341)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342)沿止水带(2)的走向排布并相互交错,所述支撑件(342)远离变向柱(341)的一侧与止水带(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42)包括连接杆(3421)和换向滚筒(3422),连接杆(3421)与变向柱(341)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滚筒(3422)与连接杆(3421)转动连接,所述止水带(2)绕过换向滚筒(3422)的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地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8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