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分度几何形状的间接后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8426.9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纳·朗;埃尔马·芬肯博格;阿尔布雷克特·波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克朗两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度 几何 形状 间接 系统 | ||
1.一种用于汽车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具有用于固定至少一个反射元件(3)的承载元件(2),其中所述承载元件(2)具有用于位置可变地固定/安装在可与车辆连接的调节元件(6)上的耦合区域(11),其中所述耦合区域(11)与所述调节元件(6)的对配接触区域(8)发生接触,其中在所述承载元件(2)上以及在所述调节元件(6)上设有彼此卡合的抗扭件(19),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件(19)形成分度几何形状(18),所述分度几何形状在第一操作状态下允许所述承载元件(2)围绕两个横向于彼此的旋转轴(25、26)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6)进行调节,并在至少一个第二操作状态下允许所述承载元件(2)围绕第三旋转轴(27)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6)进行基本位置改变,所述第三旋转轴横向于其他两个旋转轴(25、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2)和所述调节元件(6)在其几何形状、材料厚度和材料特性方面以某种方式相互协调,以便在存在大于预定极限转矩的过转矩时,释放/强制执行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至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的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6)具有球形连接区域(7),所述球形连接区域形成所述对配接触区域(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2)和所述调节元件(6)针对性地以某种方式设计,使得所述两个构件的复位特性和弹性模量以某种方式与彼此卡合的分度几何形状构件的轮廓相互协调,以便在出现所述过转矩时,强制采用所述至少第二操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度几何形状构件设计为槽部/沟槽/凹痕(20),第二分度几何形状构件设计为凸起/肋部/隆起(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沟槽/凹痕(20)设置在所述承载元件(2)上并且所述凸起(21)设置在所述调节元件(6)上,反之亦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转矩比在所述第一操作状态下出现的使所述承载元件(2)相对于所述调节元件(6)保持稳定所需的转矩大至少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肋部/隆起(21)无间隙地卡入所述槽部/沟槽/凹痕(2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在正交于所述槽部/沟槽/凹痕(20)的纵轴的横截面中具有斜切侧面,所述斜切侧面为与形成所述槽部/沟槽/凹痕(20)的材料进行线性接触而轮廓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至少在有效区域中具有锥形轮廓或截锥形轮廓或截球形轮廓或球形/椭圆形轮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后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几何形状(18)由两个构件组成,所述两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弹性的方式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克朗两合有限公司,未经梅克朗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4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组件、电池单元、电池组及汽车
- 下一篇:具有指示标记的器械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