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混炼方法、混炼胶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7689.8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萍;柳云点;曲春林;尚永峰;陈国胜;刘吉镇;王洪娟;陈绍孟;尚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00 | 分类号: | B29B7/00;C08L7/00;C08L9/00;C08L77/10;C08K3/04;C08K7/26;C08K7/10;C08K5/548;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25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混炼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橡胶混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混炼方法、混炼胶及应用;本发明改善了混炼胶的混炼均匀性,不仅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还能够提高胶料的动态性能,降低生热和滚阻,提高胶料的抗疲劳性能以及抗裂性能,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所制备的混炼胶应用于胎侧支撑部件,具有足够刚性、同时兼具足够耐屈挠、耐撕裂以及低生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混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混炼方法、混炼胶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也推动了轮胎行业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更对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气压,一旦出现漏气,轮胎气压降低,汽车势必失去平衡无法正常行驶和控制方向,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提高轮胎侧部的刚性,提升轮胎在低气压或者无气压的情况下还具有一定支撑力和行驶性能是各大轮胎制造厂商追求的方向。
具备这种耐屈扰强支撑部件的轮胎,其原理是在轮胎胎侧部位增加具有足够刚性,同时兼具足够耐屈挠、耐撕裂、低生热的胶部件,使得轮胎在低气压或者无气压的情况下行驶,车辆仍能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一定的距离。
由于轮胎在气压降低时该支撑部分为主要受力部件,致使该部件生热增加,同时由于该部件厚度增加明显,热效应和疲劳损坏会加剧轮胎损坏。这就要求该胶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要求生产支撑胶胶料的混炼工艺制定合理、优异,从而避免胶料混炼不良而降低支撑胶部件性能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橡胶混炼方法、混炼胶及应用,仍是橡胶混炼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混炼方法、混炼胶及应用,本发明不仅保证配方各组分分散均匀,同时也能降低混炼能耗,此外,还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较低的压缩生热,降低滚动阻力,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能,并具有优异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橡胶混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塑炼:称取天然橡胶和环保塑解剂置于开炼机中进行塑炼,制得天然塑炼胶;
(2)一段混炼:将天然塑炼胶与稀土顺丁胶投入到密炼机,在密炼机转速为50rpm的条件下,炼胶至140℃提上顶栓浮砣90-110s,再投入莫来石纤维、白炭黑、硅烷偶联剂以及2/3 的炭黑在密炼机中,在密炼机转速为60rpm的条件下,在150℃条件下的条件下,提上顶栓浮砣80-100s,然后调整密炼机转速为60rpm,降至130℃进行混炼,将混炼物卸料压片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一段混炼胶颗粒;
(3)二段混炼:取一段混炼胶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再加入防老剂6PPD、防老剂TMQ、微晶蜡、活性剂、微晶石蜡以及剩余的1/3的炭黑进行混炼,压片冷却后,在转速为500-6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再投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得到二段混炼胶;
(4)终炼:将冷却停放4-8h后的二段混炼胶,投入到密炼机中,加入芳纶短纤维,当芳纶短纤维完全融入橡胶中后,再加入不溶性硫磺、促进剂TBBS、促进剂DPG和防焦剂CTP,终炼,得到终炼胶;
(5)冷却停放:终炼胶经开炼机出片经过冷却水槽冷却、风扇冷却,然后停放8h后可投入使用,完成混炼胶的制备。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2)中,所述的粉碎过筛是将压片后的混炼物置于300-4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并过200目筛。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的密炼机转速为45r/min,压栓至155℃进行排胶。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4)中,在终炼35s后,提栓扫料,压上顶栓再混120-130s排胶,炼胶温度达到94-98℃进行排胶,冷却停放得到终炼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催化式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近地面空中多角度遥感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