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和智能分类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5846.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尹睿晗;邓浩辰;李岚;李来续;苏钰晶;魏妙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智能 分类 收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顶箱(1)、过渡箱(2)以及底箱(3);
所述顶箱(1)内设有一隔板,将所述顶箱(1)上下分为第一电子腔(11)和分类腔(12);所述分类腔(12)底端开口,且所述开口设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开设有多个排料口,每个所述排料口均设有挡门(131);所述转盘(13)的顶端设有多个舵机(132),且一所述舵机(132)与一所述挡门(1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腔(11)内设有摄像头(111)和第一控制装置(112),且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12)内设有图像分析模块;所述摄像头(111)、多个所述舵机(132)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12)电连接,且所述摄像头(111)穿过所述隔板朝向所述转盘(13);所述摄像头(111)用于采集图像信息,并传递至所述图像分析模块;
所述过渡箱(2)内部设有固定盘(211),所述固定盘(211)设有多个通料口(2111);所述固定盘(2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2),且所述第一电机(212)与所述转盘(13)传动连接;
所述底箱(3)内部设有多个收集筒(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腔(11)内还设有第一电源(113)和补光灯(116),所述第一电子腔(11)的外侧壁设有触控屏(114)以及红外感应器(115);
所述第一电源(113)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的顶端,且所述第一电源(113)与所述摄像头(111)、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12)、所述补光灯(116)、所述触控屏(114)、所述红外感应器(115)、多个所述舵机(132)以及所述第一电机(212)电连接;
所述补光灯(116)穿过所述隔板朝向所述转盘(13),所述补光灯(116)用于拍摄时补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3)的顶端设有支撑柱(133)和导线管(134);
所述支撑柱(133)顶端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331),所述支撑柱(133)底端与所述转盘(13)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框(1331)嵌入所述隔板的内部,且两者间留有间隙;
所述导线管(134)的一端与所述转盘(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1331)和所述隔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3)的底端设有定位红外线发射器(135),所述固定盘(211)的顶端设有定位红外线接收器(2112),且所述定位红外线接收器(2112)与所述定位红外线发射器(135)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箱(2)包括上过渡箱(21)和下过渡箱(22);
所述上过渡箱(21)的顶端与所述分类腔(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过渡箱(21)的底端与所述下过渡箱(2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过渡箱(22)的底端与所述底箱(3)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盘(21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过渡箱(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箱(21)的侧壁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内缠绕有第一线圈和第一永磁体;
所述下过渡箱(22)的侧壁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内缠绕有第二线圈和第二永磁体;
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12)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2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58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