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警示装置、车辆及警示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9265.7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嘉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7/00 | 分类号: | B60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立波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装置 车辆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示装置、车辆及警示装置的使用方法,警示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包括相连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框架可弹性收缩,以使两个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受驱时相互收拢并在撤去驱动力后复位;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动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板件,第二部分转动地连接第二板件;其中,当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受驱相互收拢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转动且在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收拢。本发明的警示装置能自动展开,节省人力,而且结构比较简单,收拢和展开比较容易,在兼顾收拢和自动展开功能的同时可以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警示装置、车辆及警示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多因为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足、事故紧急、事故产生纠纷或事故严重,导致没有在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未按照正确的方法摆放三角警示牌,从而造成交通拥堵或二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警示装置,以解决人工放置警示装置易遗忘、不及时以及不正确的问题。
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警示装置。
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警示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应用上述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警示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连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框架可弹性收缩,以使两个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受驱时相互收拢并在撤去驱动力后复位;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部分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板件;其中,当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受驱相互收拢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转动且在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收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警示装置,通过设置包括相连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框架,以及包括转动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件,警示装置能实现自动展开,节省人力,解决人工放置警示装置易遗忘、不及时以及不正确的问题。而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的警示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收拢和展开比较容易,在兼顾收拢和自动展开功能的同时可以节省成本。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件上,所述框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板件上且另一端设在所述第二板件上,所述第一板件和/或所述第二板件受驱时所述弹性件弹性收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板件相连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板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连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板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为一体件,所述框架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部分为弹性材料制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一侧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设在所述框架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杆受驱时向所述框架收拢,且在撤去驱动力后向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打开以使所述警示装置支撑在地面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可转动相连,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板件以驱动所述第一板件转动;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以驱动所述第二板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网络的多元交通流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负载绝缘检测报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