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及列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45279.1 | 申请日: | 2022-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刚;刘永强;李明明;田宇环;陈雪艳;陈赞平;许晶晶;张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1/14 | 分类号: | B61F1/14;B61D17/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王丽霞 |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车 连接 单元 列车 | ||
1.一种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雁形梁(1)、驱动梁(2)、牵枕横梁(3)和中部纵梁(4);所述牵枕横梁(3)并排间隔设置两个,两个所述雁形梁(1)对称跨设在两根所述牵枕横梁(3)上,两个所述雁形梁(1)的相邻侧通过驱动梁(2)连接,两个所述雁形梁(1)远离侧设有用于安装车体侧墙(6)的侧铆接板(101e);两个所述牵枕横梁(3)之间设置中部纵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雁形梁(1)包括雁头(101)、上纵梁(102)和雁躯(103),所述雁躯(103)为龙门拱形,所述上纵梁(102)架设于所述雁躯(103)的龙门拱形内,所述雁头(101)在所述雁躯(103)的顶部的一侧延伸,并在雁头(101)的延伸末端上设置所述侧铆接板(101e);
所述雁躯(10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牵枕横梁(3)上,所述驱动梁(2)与所述上纵梁(1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雁头(101)包括上盖板(101a)、侧围板(101b)、下盖板(101d)和空簧安装套筒(101f);
所述雁躯(103)包括侧盖板(103a)、内盖板(103b)和外盖板(103c);
所述上盖板(101a)与下盖板(101d)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侧盖板(103a)、内盖板(103b)左右相对设置;所述上盖板(101a)和下盖板(101d)的一端同时与所述侧铆接板(101e)连接;所述上盖板(101a)远离侧铆接板(101e)的一端与所述侧盖板(103a)垂直连接,所述下盖板(101d)远离侧铆接板(101e)的一端与所述内盖板(103b)连接;所述外盖板(103c)垂直连接于所述侧盖板(103a)、内盖板(103b)之间,且所述外盖板(103c)同时与所述上盖板(101a)连接;所述侧围板(101b)连接所述上盖板(101a)与下盖板(101d);
所述上盖板(101a)、侧围板(101b)、下盖板(101d)、侧盖板(103a)、内盖板(103b)和外盖板(103c)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
所述空簧安装套筒(101f)的一端与所述下盖板(101d)的内侧底部贴合,另一端贯通并凸出于所述上盖板(101a)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102)包括侧连杆臂(102a)、上连杆臂安装座(102b)和中间连杆臂(102c),所述上连杆臂安装座(102b)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上连杆臂安装座(102b)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连杆臂(102c)连接,两个所述上连杆臂安装座(102b)远离中间连杆臂(102c)的一端分别通过侧连杆臂(102a)与雁躯(103)连接;所述上连杆臂安装座(102b)与所述驱动梁(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梁(2)包括驱动U梁(201)、驱动安装座(202)和驱动盖板(203),所述驱动U梁(20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驱动盖板(203)盖设于所述驱动U梁(201)上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所述驱动安装座(20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U梁(201)的内侧底部贴合,另一端贯通并凸出于所述驱动盖板(203)的上表面;所述驱动U梁(201)的两端与所述雁形梁(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安装座(202)为T型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纵梁(4)包括下连杆臂安装座(401)、下连杆中部连接梁(402)和下连杆侧部连接梁(403),所述下连杆臂安装座(40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下连杆臂安装座(401)之间通过所述下连杆中部连接梁(402)连接,两个所述下连杆臂安装座(401)远离下连杆中部连接梁(402)的一端非标通过所述下连杆侧部连接梁(403)与牵枕横梁(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2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仪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消除藻源有机物抑制的水体中藻类强化混凝去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