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655.5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施卫;封功源;李展峰;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26 | 分类号: | B60R1/26;B60Q9/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北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0 | 代理人: | 乔树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雷达 智能 车辆 紧急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现场画面获取模块,图像信息处理模块,车载控制芯片单元,紧急制动模块,GPS实时定位模块,报警信号发射模块,车载显示模块,监测模块包括激光雷达监测单元,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现场画面获取模块包括车载摄像头单元,车载摄像头单元数量为四个。本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在驾驶者并线变道或者在倒车时,能够对驾驶员所驾驶车辆的车尾后方的车辆或者车尾的物体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当车尾后方的车辆或者车尾的物体与驾驶者所驾驶的车辆车尾之间的间距小于预定值时,车载控制芯片单元控制紧急制动模块开启,并对驾驶者所驾驶的车辆进行紧急制动处理,保障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避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当前,自动驾驶车辆对车头部位的自动监测以及感知能力较强,能够有效识别车头处的障碍物以及路面行驶车辆的信息,从而达到紧急制动以及车辆避障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驾驶车辆对车尾处的监测以及感知能力较差,致使车辆在并线变道以及倒车的过程中,难以对车辆后方行驶车辆信息以及物体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采集,导致车辆在并线变道或者倒车时以及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现场画面获取模块,图像信息处理模块,车载控制芯片单元,紧急制动模块,GPS实时定位模块,报警信号发射模块,车载显示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激光雷达监测单元,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现场画面获取模块包括车载摄像头单元,所述车载摄像头单元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四个所述车载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分别位于车位的下方,车尾的上方,车尾的左侧以及车尾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车载摄像头用以拍摄车尾实时视频画面,并将拍摄的视屏画面信息实时传递至车载控制芯片单元处。
进一步,所述激光雷达监测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激光雷达监测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位的下方,车尾的上方,车尾的左侧以及车尾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的数量也为四个,四个所述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位的下方,车尾的上方,车尾的左侧以及车尾的右侧。
进一步,四个所述激光雷达监测单元分别对车尾,车尾的左侧,车尾的右侧障碍物以及运动物体进行检测,四个所述激光雷达监测单元再将检测信号同时传递至车载控制芯片单元处。
进一步,四个所述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分别对车尾,车尾的左侧,车尾的右侧的障碍物以及运动物体进行检测,随后四个所述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再将检测信号同时传递至车载控制芯片单元处。
进一步,所述车载控制芯片单元将接收的视频画面信息数据,激光雷达检测信息数据以及毫米波雷达检测信息数据进行合成。
所述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与紧急制动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S1:在车辆倒车或者准备并线变道时,通过车尾的激光雷达监测单元、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元以及车载摄像头单元将车尾正后方的车辆以及物体信息数据进行检测以及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