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装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496.9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刘洋;王晓斌;刘攀;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宝普莱森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37/16;B21D4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34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3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螺纹 加工 工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装及工艺,根据待加工钢管螺纹的完整螺纹最小长度LC和管端至消失点螺纹全长L4设计加厚模具;加厚模具分为二段式,由外到内分别记为第一段加厚模具和第二段加厚模具,且第一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第二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设计与加厚模具匹配的冲头模具;启动冲头模具,冲头模具推动加厚端,使加厚端在加厚模具的模腔形成二段式,其中,加厚端的第一段的长度是待加工钢管螺纹的完整螺纹最小长度LC;且加厚端的第一段的外径比API标准规定的外径大;对加厚端的第一段进行车丝进行螺纹加工,完成钢管加工。本发明不仅能保证加厚外径质量、不超标,而且能不降低车丝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装及工艺,属于钢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厚外径控制不理想,外径偏小一点,车螺纹加工会产生黑扣。外径控制大一点,有超API标准质量风险。为了保障车丝合格率(中石化标准LC+2牙,对外径尺寸要求更高),加厚外径基本都控制偏大,有部分管料外径超API标准,在下道工序车丝过程中,需要先车削外圆,将外径超的部分车削掉,保障车丝合格率,这样增加5~8秒车外圆时间,延长车丝节奏,降低车丝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装及工艺,本发明既能保证加厚外径质量、不超标,又能不降低车丝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加工钢管螺纹的完整螺纹最小长度LC和管端至消失点螺纹全长L4设计加厚模具。加厚模具分为二段式,由外到内分别记为第一段加厚模具和第二段加厚模具,且第一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第二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设计与加厚模具匹配的冲头模具。
步骤2,将待加工钢管的加厚端送到步骤1设计的加厚模具内。
步骤3,启动冲头模具,冲头模具推动加厚端,使加厚端在加厚模具的模腔形成二段式,其中,加厚端的第一段的长度是待加工钢管螺纹的完整螺纹最小长度LC。且加厚端的第一段的外径比API标准规定的外径大。
步骤4,对加厚端的第一段进行车丝进行螺纹加工,完成钢管加工。
优选的:步骤2中在将加厚端送到步骤1设计的加厚模具内前,对待加工钢管的加厚端进行加热。
优选的:对待加工钢管的加厚端加热到1150-1250度。
优选的:第二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等于API标准规定的外径。
优选的:加厚端的第二段的外径等于API标准规定的外径。
一种钢管螺纹加工工装,包括加厚模具和冲头模具,所述加厚模具分为二段式,由外到内分别记为第一段加厚模具和第二段加厚模具,且第一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第二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同时所述第一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API标准规定的外径,所述第一段加厚模具长度是待加工钢管螺纹的完整螺纹最小长度LC;所述加厚模具和冲头模具相匹配,且所述加厚模具、冲头模具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厚模具包括第三段加厚模具、第四段加厚模具,所述第二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第三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第三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大于第四段加厚模具的模腔内径。
优选的:包括操作台、冲头移动控制机构,所述冲头模具通过冲头移动控制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冲头移动控制机构包括导向导轨一、冲头支架、丝杆一、滑块一、电机一、液压油缸,所述导向导轨一、电机一安装在操作台上,所述滑块一安装在导向导轨一上,且滑块一与导向导轨一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一通过丝杆一与滑块一驱动连接,所述冲头支架固定安装在滑块一上,所述液压油缸一端与冲头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冲头模具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宝普莱森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宝普莱森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叠一体机极片分流系统及分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级溢流式连续液液分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