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藏鸡粪菌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619.7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寿荣;张珊;胡艳;吴姝;邵丹;沈一茹;肖蕴祺;陈静龙;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57 | 分类号: | A61K35/57;A61K35/74;A61P31/04;A61P1/16;A61P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藏鸡粪菌 改善 沙门氏菌 感染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藏鸡粪菌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筛选地方供体鸡种;(2)粪菌的采集、处理与保存;(3)将粪菌施用于受体鸡。本发明采用在商品鸡出雏后的1‑5日龄灌服藏鸡粪菌,可以有效改善商品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可缓解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鸡的肝脏损伤,且可恢复S.Enteritidis感染导致鸡的肠道微生物紊乱,即重塑健康的肠道菌群。粪菌收集成本低,使用方便,耗费人力小,相对安全且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畜共患病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藏鸡粪菌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是一类人畜共患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世界上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最大的贮存宿主是禽类。家禽感染沙门氏菌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胃肠炎,一般借由粪口途径侵染雏鸡,引发急性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感染并存活的雏鸡成年后表现为隐性终生带菌,而不表现临床病症,容易为生产所忽视,并且还是造成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根源,对禽类生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此外,受污染的家禽和家禽肉蛋产品是人类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能够通过食物链将病菌传递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食品安全。
S.Enteritidis往往高度耐受多种抗菌素,如四环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等。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2020年7月1日起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家禽生产上用于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抗生素,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已被禁用,随着抗生素的禁用,家禽生产性能、免疫力等出现下降,死亡率提高。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一种利用藏鸡粪菌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藏鸡粪菌改善鸡的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筛选地方供体鸡种;
(2)粪菌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3)将粪菌施用于受体鸡。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供体鸡种为性成熟后且经S.Enteritidis检测为阴性的健康成年藏鸡,藏鸡是我国珍贵的高原地方品种,藏鸡能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肠道菌群结构。藏鸡平均寿命约9年,藏鸡母鸡性成熟后,其肠道微生物区系趋于稳定。
所述的S.Enteritidis检测方法包括:1、血清凝集反应,采集血液,3000rpm/10min分离血清,吸取50μL抗原滴于玻片上,再滴入50μL血清混匀,使其均匀散开直径为2cm左右,在2min内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与抗原发生凝集反应的血清样本对应个体判定为沙门氏菌阳性个体,筛选未与抗原发生凝集反应的血清样本对应的阴性个体;2、选择性增菌反应,收集肛拭子,放入SBG增菌液,在37℃生化培养箱中静置增菌培养24h,涂布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继续培养16-24h,观察是否有光泽黑色中心或几乎全部黑色的菌落即沙门氏菌培养物,筛选未出现光泽黑色中心或几乎全部黑色的菌落的样本对应的阴性个体。
更佳的,所述的供体鸡种为24周龄~50周龄。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粪菌的采集、处理与保存包括以下步骤:
(A)粪菌的采集:供体藏鸡早晨喂料后,在喂料后的2h内采集供体藏鸡的新鲜粪便,用消毒过的干净塑料粪盘接新鲜粪便,从塑料粪盘放置到位开始计时,每10min观察一次,保证粪便落盘时间不超过5min,尽可能减少新鲜粪便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收集从塑料粪盘放置到位之后的30min内的粪便以保证粪便充足;
(B)粪菌的处理与保存,具体进行以下步骤之一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