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8800.9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菲;崔桂云;王洪伟;朱庆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倍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C09J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
步骤S2: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其中,所述第一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二离型膜,第二层,第一双面胶,第三层,第三离型膜;
步骤S3: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
步骤S4: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其中,所述第二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四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
步骤S5: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
步骤S6: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
步骤S7: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的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一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一次贴合;
步骤S12、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二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二次贴合,得到组件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一胶带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201、准备双面胶,并将所述双面胶与组件一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八;
步骤S202、对所述组件八按照预设形状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九;
步骤S203、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与组件九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
步骤S204、对组件十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第一半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二托底膜经第三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二托底膜从所述第一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22、准备第五托底膜,将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五托底膜经第四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的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组件二与所述组件一通过第五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
步骤S32、准备第一胶带,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六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二之上,所述第一胶带粘起所述组件二表面的第二离型膜并通过第一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第二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一;
步骤S33、准备第六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一通过第七贴合工贴合于第六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二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六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一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的步骤S4,包括:
步骤S41、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托底膜经第八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三托底膜从所述第二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42、准备第七托底膜,将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七托底膜经第九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二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倍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倍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8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相变微胶囊、制备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