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8628.7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昌;初广文;邹海魁;陈建峰;张亮亮;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26;B01D53/78;B01D4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脱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重力装置以及旋流分离装置;
所述超重力装置包括旋转腔和设于所述旋转腔内部的剪切单元,所述旋转腔设置两个导入口,其中一个导入口连通含硫尾气管路,另一个导入口连通吸收液管路,所述剪切单元用于将通过所述导入口导入的吸收液剪切为微纳尺度的吸收液微元;
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导入口,每个所述导入口与所述超重力装置的气液混合物出口连通,每个所述导入口的朝向不同,每个所述导入口上安装增压装置以使所述气液混合物以喷射方式进入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内腔,其中每个导入口至少与一导入口对应,具有对应关系的导入口喷射出的气液混合物可相互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入口的喷射方向与该导入口所在切面的角度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出口,其下端设有第二导出口,所述第一导出口可导出所述尾气,所述第二导出口可导出所述吸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底部填充切割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装置连接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耦接一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装置的两个导入口处分别设有流量控制器以及安全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装置的每个所述导入口、所述第一导出口处分别设有取样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尾气脱硫系统还包括:引风机;
所述引风机连接所述旋流分离装置的第一导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尾气脱硫系统还包括:气体管路;
所述气体管路其一端连接含硫尾气罐,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超重力装置。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含硫尾气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超重力装置中导入含硫尾气以及吸收液进行脱硫处理,其中所述超重力装置将通过所述导入口导入的吸收液剪切为微纳尺度的吸收液微元;
将经所述超重力装置脱硫处理后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导入口导入至旋流分离装置,每个所述导入口的朝向不同,每个所述导入口上安装增压装置以使所述气液混合物以喷射方式进入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内腔,其中每个导入口至少与一导入口对应,具有对应关系的导入口喷射出的气液混合物可相互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6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