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962.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生;李洋溢;覃达;吴春伟;骆俊晖;米德才;秦鲜卓;黄海峰;莫文瑜;廖来兴;赵子鹏;罗资清;张一铭;李明珊;廖肇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5;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5302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穿越 松散 碎石 土堆 加固 处治 方法 | ||
1.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隧道洞口设置填平反压区,隧道穿越的弃土堆采用锚筋桩加联系梁组合结构进行防护加固;
锚筋桩包括钢管,钢管内穿设注浆管和四个加筋体;注浆管底部开设若干小孔,四个加筋体按梅花型布置,相邻加筋体之间通过钢筋焊接连接,注浆管与其相邻的加筋体和钢筋之间焊接连接;
安装锚筋桩前需预先钻设安装孔,然后吊放锚筋桩并埋设注浆管,钢管和注浆管以及加筋体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水泥砂浆;
锚筋桩顶部纵向设置联系梁,联系梁嵌入地面以下不小于20cm;
步骤2,洞内拱底采用注浆小导管注浆加固;
注浆小导管前端部呈锥形,洞内拱底以下部分管壁四周钻四排压浆孔,施工时,除电缆沟槽外侧设置一根斜向下打入仰拱基底外,其余注浆小导管均垂直打入基底;
步骤3,隧道周边径向采用注浆小导管注浆加固;
周边径向的注浆小导管管壁四周钻四排压浆孔,施工时钢管垂直隧道拱边打入围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钢管直径127mm,壁厚6mm,安装孔孔径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筋体为直径32mm的螺纹钢,所述钢筋直径为12mm,钢筋每段长30cm,沿着螺纹钢长度方向每间隔2m焊接一根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若干锚筋桩组成桩排,相邻桩排之间的排距为80cm,每个桩排内的相邻锚筋桩之间间距为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管直径42cm,壁厚3mm,其与相邻的加筋体和钢筋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梁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其中系梁断面规格为220cm×40cm,横梁断面规格为180cm×4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锚筋桩桩长视松散填土范围及隧道开挖轮廓而定,两侧联系梁要求桩底标高与仰拱底标高平齐或进入中风化岩层,横梁锚筋桩要求桩底距离隧道开挖轮廓上方不大于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锚筋桩施工完毕前及隧道开挖期间注意地表沉降、隧道及围岩变形监测,加强预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注浆小导管采用直径42mm壁厚4mm热轧无缝钢管加工制成,钢管前端部加工成锥形,施工时,除电缆沟槽外侧设置一根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下打入仰拱基底外,其余小导管均垂直打入基底,按纵环间距100cm*100cm梅花布置,保证仰拱以下注浆深度不小于4.5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松散碎石弃土堆的加固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注浆小导管按纵环间距120cm*120cm梅花布置,若不能直接钻进时,成孔后再打入注浆导管进行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9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