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782.1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东;谢成功;王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创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刘振锋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传感器 基座 组合 装配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属于传感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模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上端槽口与第二模板上表面平齐,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模板进行卡合组装,使得在模板中一次性将多组小玻璃珠穿入引线中与多组大玻璃珠穿入气管中,再将其穿入到烧结模具中,通过多组模板进行倒换,即可完成装配,一次性完成多组装配,装配效率高效,同时操作简单易上手,避免传统手工装配的操作系数高,装配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基座的主要组成包括基座本体、小玻璃珠、引线、大玻璃珠、气管等,在生产过程中,每根引线与每个小玻璃珠要先组装在一起,每个气管与大玻璃珠要先组装到一起,然后将每个装好小玻璃珠的引线装入烧结模具中,再将每个装好大玻璃珠的气管装入烧结模具中,再将基座本体与烧结模具组装卡合,使得气管与引线进入基座本体设定的气管孔以及引线孔中,再放入烧结炉中烧结,使得气管、引线与基座本体完成烧结固定。传统的组装工序,均由装配工人用手工组装,装配工人用镊子进行夹取小玻璃珠和大玻璃珠,然后将引线和气管分别穿入小玻璃珠和大玻璃珠中,再进行与烧结模具进行组装,再将基座本体盖合在烧结模具上,最后进行烧结,组装时均是通过人工组装一个一个的进行,需要熟练度进行装配,且装配效率低,消耗人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工装,包括:
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模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上端槽口与第二模板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
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三容纳槽;
第四模板,所述第四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均匀的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五容纳槽;
第五模板,所述第五模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三通孔;
第六模板,所述第六模板的上端面均匀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中间设置有支撑柱;
第七模板,所述第七模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外部设置有环槽;
第八模板,所述第八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六容纳槽,所述第六容纳槽的下端均匀设置有第七容纳槽,所述第七容纳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八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
第九模板,所述第九模板的上端面均匀开设有第八容纳槽,所述第八容纳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九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侧边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模板的上端面侧边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四模板的上端面侧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五模板的上端侧边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五模板的下端侧边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六模板的侧边设置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七模板的上端侧边设置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七模板的下端侧边设置有第四固定柱,所述第九模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五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
一种高效的传感器基座组合装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创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蚌埠市创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