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9393.5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研;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研 |
| 主分类号: | B05B1/30 | 分类号: | B05B1/30;B05B13/02;B05B13/04;B05B16/2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智能 喷涂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贯穿机壳侧壁并延伸至机壳外,所述气管的内部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气囊,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条形块,两个所述条形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导气孔。本发明通过第一弹性气囊的压缩和伸张开对装置腔中的空气进行快速换气,通过四个齿轮的两两啮合实现喷头同时在两个平面内运动,通过第二弹性气囊的伸缩来对工件进行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
背景技术
喷涂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可分为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和静电喷涂以及上述基本喷涂形式的各种派生的方式,如大流量低压力雾化喷涂、热喷涂、自动喷涂和多组喷涂等。
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人工喷涂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喷涂,不仅费时费力,喷涂的油漆还是有毒的,在对工件进行喷涂时,一部分的油漆会雾化飘散在空气中,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此,提出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通过通过第一弹性气囊的压缩和伸张开对装置腔中的空气进行快速换气,通过四个齿轮的两两啮合实现喷头同时在两个平面内运动,通过关闭件受力的运动来实现对喷头的开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智能喷涂机器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贯穿机壳侧壁并延伸至机壳外,所述气管的内部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气囊,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条形块,两个所述条形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导气孔。
通过电磁线通电的磁力,将第一弹性气囊压缩,使得第一弹性气囊在喷漆时一直处于压缩的状态,在喷漆结束时,第一弹性气囊伸长将装置腔内部的空气排出装置腔外,通过一个电机和四个齿轮实现喷头在两个平面的运动,使得喷头喷的区域更均匀,喷的更快,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磁线圈的通电产生的磁力,拉动关闭件,导通喷头,使得喷头通电就能工作,当电磁线圈断电后,关闭件回位,关闭喷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板。
通电时,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由于第一弹性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板,因此第一弹性气囊受电磁力的吸引,第一弹性气囊就会压缩,压缩的第一弹性气囊从外界吸收空气,外界的空气流进入气管中,由于流速快,装置腔中的空气就会通过导气孔进入气管中,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性气,伸长,之前吸入的空气会喷向外界,喷向外界的气流还会将装置腔的空气通过导气孔吸入气管中,然后一起排出外界。
优选的,所述装置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并延伸至装置腔中,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缘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装置腔中,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内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转块,并延伸至装置腔中,所述转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三齿轮,所述转轴与转槽中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
伺服电机通电后,带动转块转动,转块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因此当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由于第三齿轮整体随着转块转动,第三齿轮由于第一齿轮之间的反向力就会在垂直方向转动,由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都与转轴固定连接,因此第二齿轮也在垂直方向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研,未经张书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