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门开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4144.7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康裕;榎亮一;横山翔司;杉木纯;橘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E05F15/79;E05F15/655;B60J5/04;B60J5/06;B60R25/24;B60R2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闫剑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开闭装置(10),包括:检测单元(50),其对位于前门(16)附近的人(X)的脚(F)进行检测;以及车辆用门开闭装置主体(302),其在检测单元(50)检测到人(X)的脚(F)时,将后滑动门(20)打开,检测单元(50)在检测到人(X)的脚(F)后在规定时间以内未再检测到人(X)的脚(F)的情况下,向车辆用门开闭装置主体(302)输出请求打开后滑动门(20)的拟外门把手开关打开信号(Spo/hon),在检测单元(50)从检测到检测对象物时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检测到情况下,不输出拟外门把手开关打开信号(Spo/hon)。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3月27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1245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23049.5、发明名称为“车辆用门开闭装置”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非接触式检测单元的车辆用门开闭装置,其中,该非接触式检测单元无需使用者动手,用于在检测位于车辆的门附近的使用者的存在、并将所述车辆的所述门从锁止状态设为解锁状态后就将所述门设为开状态等。
背景技术
作为检测站在车门附近的使用者的存在的检测单元,例如日本特开2007-162459号公报中提出了下述技术:从在车辆后座门的正下方安装的激光束收发器朝向地面照射激光束(日本特开2007-162459号公报的[0025])。
在该日本特开2007-1624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自动(hands free)开门装置,其以使用者使脚移动而用脚遮挡向地面照射的激光束为触发,将基于与电子钥匙认证而被锁止并处于闭状态的后座门从锁止状态设为解锁状态,然后将后座门以短距离设为开状态(称为部分开)(日本特开2007-162459号公报的[0025]、[0055]、图9)。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162459号公报中并未提及下述技术:例如,在并非使用者的脚而是像路缘石等在路上固定的突起物等这样的其他物体遮挡了激光束的情况下,判别该物体是否是使用者的脚。
在该情况下,存在在不是使用者的脚而是其他物体遮挡激光束的情况下也识别为是使用者使脚移动而用脚遮挡朝向地面照射的激光束反而(误)使门成为开状态的担忧。
像这样,虽然使用者没有将门打开的意思但门却从闭状态变为开状态,存在违和感,从而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检测区域对使用者等人的脚的进入和退出进行检测时能够以简单的方法防止误检测的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的门;检测单元,其安装在车辆的门附近,对包含位于门附近的人的脚在内的检测对象物进行检测;以及门驱动单元,其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检测对象物时将门打开,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检测对象物后在第1阈值时间以内未检测到检测对象物的情况下,向门驱动单元输出请求将门打开的开门请求信号,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检测对象物后持续第1阈值时间以上检测到检测对象物的情况下,不输出开门请求信号。
根据本发明,在第1阈值时间以内进行了检测区域中的使用者等的脚的进入和退出的情况下,经由门驱动单元将门打开,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法防止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门开闭装置的基础上,优选在检测到检测对象物之后且持续比第1阈值时间长的第2阈值时间以上检测到检测对象物的情况下,在经过第2阈值时间后,停止检测对象物的检测,之后在车辆的动力源从关闭变为打开且又变为关闭时,再次开始对检测对象物的检测。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检测对象物(也包含人的脚)在检测单元的检测区域内停留第2阈值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认为不是人的脚而停止检测动作,因此不会因被认为不是人的脚的检测对象物而将门打开。另外,由于使人的脚的检测动作停止,之后在车辆的动力源从关闭变为打开进而变为关闭时,再次开始对人的脚的检测动作,因此检测单元仅监视动力源的打开、关闭就能够容易地再次开始脚的检测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未经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4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