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钢、不锈钢热轧复合卷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2573.0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吴成举;王鑫;李庆贤;王尊呈;张守峰;马小军;景鹤;安晓光;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6 | 分类号: | B21B1/36;B21B47/02;B21B47/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热轧 复合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钢、不锈钢热轧复合卷板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1)复合坯的制备:清除氧化层,粗糙度Ra控制在5μm~9μm,空气中存放不超过24h。2)复合坯的加热:确定抽真空口位于轧尾,复合坯加热温度为1220℃~1270℃,加热时间为T,单位min,T=H×0.9,其中H为复合坯总厚度,单位mm。3)复合坯的轧制:粗轧开轧温度≥1130℃,粗轧的总压下率≥80%,复合板采取控轧控冷轧制,终轧温度为840℃~915℃。4)复合坯的冷却:层流冷却采取前段连续集中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6℃/s~15℃/s,卷取温度为560℃~630℃。5)复合卷的分卷与精整。复合质量高,产品的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高,复合板具有优良的性能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钢、不锈钢热轧复合卷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是为了大幅降低不锈钢的材料成本而产生一种功能性材料,同时材料具有复层不锈钢耐腐蚀、耐磨性能,基层碳钢高强度、导热、导磁性能等,由于其比不锈钢板低得多的价格优势,又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管道、化工、模板、模具、医疗卫生、航天、电力、装饰装修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薄规格热连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潜在需求旺盛,虽然中厚板生产碳钢/不锈钢的技术逐渐成熟,但热连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还存在诸多技术瓶颈,复合质量不高,产品的表面质量不高,尺寸精度不高,复合板性能指标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钢、不锈钢热轧复合卷板的生产方法,复合质量高,产品的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高,复合板具有优良的性能指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碳钢、不锈钢热轧复合卷板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复合坯的制备—加热—轧制—冷却—分卷—精整,具体包括:
1)复合坯的制备:
对复合坯原料碳钢、不锈钢坯或厚钢板(复合坯的制作可以用钢坯也可以用厚钢板)表面进行加工,清除氧化层,露出母材,粗糙度Ra控制在5μm~9μm,空气中存放不超过24h。
将碳钢板、不锈钢钢板上下两两相对叠放在一起,两层不锈钢间涂隔离剂;隔离剂的厚度为1±0.5mm,隔离剂先焙烧提纯,涂刷后要进行结晶水烘干,提纯和烘干温度分别为1100℃~1200℃和350℃~500℃。
保证粗轧轧制后中间坯切头、切尾切掉的均为碳钢,并且控制切头切尾量在500mm内;复合坯长度两端厚度上均制成碳钢,两端碳钢的长度分别为L,单位mm,L=500×h/H,其中h为中间坯厚度,单位mm,H为复合坯总厚度,单位mm。
用油压千斤顶压紧复合板,使用与复合板上、下表面碳钢同种材质的焊条将坯料四周焊接密闭,并在复合板一端沿轧制方向预留一抽真空管,使用高真空扩散泵机组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9pa内,用液压钳将烧红的抽真空管钳紧,再将管口焊接密封,制成合格的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真空坯料。抽真空口开在实际轧制过程中位于轧尾的一端,这样避免轧制过程中板坯侧压、飞剪切头造成抽真空口的破坏,从而避免造成板坯的真空环境破坏。
2)复合坯的加热:
确定抽真空口位于轧尾,复合坯加热温度为1220℃~1270℃,加热时间为T,单位min,T=H×0.9,其中H为复合坯总厚度,单位mm。
3)复合坯的轧制:
粗轧开轧温度≥1130℃,粗轧可以采取多道次轧制,首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0%以内,余下道次进行大压下率轧制,粗轧的总压下率≥80%,粗轧进行等宽轧制;复合板采取控轧控冷轧制,终轧温度为840℃~915℃。
4)复合坯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2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