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11667.8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徐进良;周庆;李怡轩;雷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分离 蒸发器 | ||
1.一种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主要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中、下三层分别为蒸汽腔、相分离膜组件及底板,底板上键合蒸汽腔,中间夹层为相分离膜组件;底板一侧带有与外部联通的入口,底板内带有连续呈锯齿状分布的肋,肋将底板分割形成液体槽和蒸汽槽,肋顶部表面上带有连通液体槽和蒸汽槽的流体二极管通道,流体二极管通道内由弯曲形的主通道和旁路通道并联而成,主通道和旁路通道交于通道内(A、B)两点,一交点(A)靠近液体槽,该点主通道和旁路通道夹角(α)为钝角;另一交点(B)靠近蒸汽槽,该点主通道和旁路通道夹角(β)为锐角;主通道和旁路通道从液体槽到蒸汽槽方向的通道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液体槽通过底板内的分流槽与入口联通,蒸汽槽与底板内的汇流槽联通;相分离膜组件遮盖于底板上,相分离膜组件为夹层结构,由上面板和下面板夹持多孔膜而成,上面板和下面板在蒸汽槽对应位置开缝,其余为实板,蒸汽槽顶端通过相分离膜组件与蒸汽腔连通,而液体槽顶端被相分离膜组件遮盖,与蒸汽腔不连通,蒸汽腔带有与外部相通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液体槽呈2个以上的V字形,V字的开口端朝向底板的入口,盲端远离底板的入口,液体槽的V形开口端通过位于底板内的分流槽互相连通,并与入口相连;蒸汽槽呈2个以上的V字形,V字的盲端朝向底板的入口,开口端远离底板的入口,蒸汽槽的V形开口端通过位于底板内的汇流槽互相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液体槽、蒸汽槽的V字形张角在15°-45°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相分离膜组件中的多孔膜采用具有阻液通气特性的尼龙膜,孔径在10-100纳米量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相分离膜组件中的上面板和下面板采用厚度10微米量级的铜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肋、液体槽及蒸汽槽的宽度为100微米量级,肋的高度及液体槽及蒸汽槽的深度为10微米量级,流体二极管通道间距100微米量级,通道宽度10微米量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流体二极管通道在液体槽侧的截面面积小于蒸汽槽侧的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相分离蒸发器,其特征还在于:底板采用硅或紫铜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16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盘结构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带比较符控件的查询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