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扭矩计算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0000.6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乾生;翁辉;裴亦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2 | 分类号: | B60W30/12;B60W40/00;B62D6/00;B62D101/00;B62D111/00;B62D1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道 保持 辅助 系统 扭矩 计算方法 设备 | ||
1.一种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扭矩计算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从上位机接收方向盘扭矩请求值,判断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是否小于预设扭矩阈值,
若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预设扭矩阈值,则拒绝上位机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
若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预设扭矩阈值,则基于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车速因子A曲线、梯度限制曲线、车速因子B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车速因子A曲线、梯度限制曲线、车速因子B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扭矩,包括:
基于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车速因子A曲线、梯度限制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一扭矩;
基于车速因子B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二扭矩;
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相加,作为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车速因子A曲线、梯度限制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一扭矩,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在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中获取对应的无限制的电机输出扭矩Mnonlim;
基于车辆的当前车速,在车速因子A曲线中获取对应的因子A;
基于车辆的当前车速,在梯度限制曲线中获取对应的电机扭矩输出梯度K’;
基于无限制的电机输出扭矩Mnonlim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Treq,计算对应的实际工作梯度;
若KK’,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一扭矩Mmotor1= Mnonlim*因子A;
若K=K’,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一扭矩Mmotor1= k’*Treq*因子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的横坐标是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Treq,纵坐标是无限制的电机输出扭矩Mnonlim;所述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趋势为单调递增,且所述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的形状为向下凹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限制的电机扭矩曲线的第一个点的坐标为(0,0),最后一个点的坐标为(x,Mmax), Mmax为电机的最大扭矩输出值,x为任意值,但不超过车辆的扭矩传感器的有效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速因子A曲线的横坐标为车辆的当前车速,纵坐标为因子A;所述车速因子A曲线为趋势向下的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速因子A曲线的第一个点的坐标为(0,1),最后一个点的坐标为(Vmax,0.3),Vmax为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最大工作车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梯度限制曲线的横坐标为车辆的当前车速,纵坐标为电机扭矩输出梯度;所述梯度限制曲线的趋势是随车辆的当前车速的增加,而形成下降的直线或者形成水平的直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梯度限制曲线的第一个点坐标为(0,0.5),所述梯度限制曲线的最后一个点的坐标为(Vmax,0.3),Vmax为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最大工作车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车速因子B曲线和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二扭矩,包括:
基于车辆的当前车速,从车速因子B曲线中获取对应的因子B;
计算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第二扭矩Mmotor2=Treq*B*sign,其中,Treq为接收到的方向盘扭矩请求值,sign是符号变量,若电机扭矩和方向盘扭矩的方向一致,那么sign=1,否则sig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0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