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脂肪成分体外动态消化及益生评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7843.7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詹晓北;朱凌;李志涛;朱莉;高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C12N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赵巧娜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脂肪 成分 体外 动态 消化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脂肪成分体外动态消化及益生评价的方法,属于体外消化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体外仿生动态消化是通过采集新鲜粪便并移植肠道菌群的方式较完整的将人类肠道菌群介入到含食品脂肪成分的模拟肠消化培养基中,以模仿人类的体内消化过程。本发明的仿生动态消化低损失的实现了肠道菌群的移植,基本还原了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本发明中仿生动态消化不仅较好的模拟了人体正常的消化过程,同时通过系统分析消化后的代谢产物以及产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尤其反应在益生菌和有害菌的丰度水平上)可以直观的评价食品脂肪成分的益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脂肪成分体外动态消化及益生评价的方法,属于体外消化及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脂质作为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因其外的一圈疏水层使脂肪成分不能溶于水中,其次其密度较小总是呈乳状液滴悬浮在培养基的表面,难以在体外发酵中被肠道菌群利用。
目前,针对上述两点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采用表面活性剂、搅拌、采用酶处理等方法。
但是,因为油脂的密度小于水,即使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其油脂成分仍然浮在表面,难以被利用。吐温-80是实验室常用的乳化剂,在人体中它与血栓、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肿瘤生长或某些癌症患者复发的风险增加有因果关系。在实验室种吐温-80对菌群有抑制作用,尤其在肠道菌群中,不同的菌对吐温-80的敏感度不同,可能导致菌群的定向选择。通过搅拌菌群可以和油脂较好的接触,然而由于搅拌带来的剪切力,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菌群。通过酶处理后的油脂,无法证实是否被菌群利用。而目前验证菌群是否可以对油脂进行有效利用主要是靠体外发酵。
油脂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类每天会进食约50~60g的脂质成分或是服用一些由脂质为主要成分的药品。通过体外静态发酵能够了解某种摄入的油脂对肠道菌群是否有增强或者破坏菌群丰度的作用。食品中常见的如:菜籽油、花生油、鱼油。药品中如:胆酸类,固醇类。
但即使解决了上述难点,但大部分的肠道菌群为严格厌氧,少部分表现为兼性厌氧,且结肠段始终呈现碱性的动态平衡,而体外培养过程中,肠道菌群不断产酸,导致pH不断的降低。静态培养如厌氧管,不能对pH加以控制这将极大的破坏肠道菌群。
因此,如何使得脂质成分分散到培养基中,而被菌群利用,并且能够动态调控整个培养环境更真实的模拟肠道环境成了关键。另外,在肠道菌群摄食了食用油脂后,如何系统的反应油脂对肠道菌群的作用,如何评价食用油脂的益生效果也亟待阐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油脂溶解度的体外仿生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淀粉、阿拉伯半乳糖、果胶、木聚糖、酵母提取物、胰蛋白胨、酪蛋白、粘蛋白、胆汁盐、复合溶解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溶解剂为:玉米醇溶蛋白、热凝胶、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包括淀粉3.0~8.0g·L、阿拉伯半乳糖0.1~3.0 g·L-1、果胶0.5~4.0g·L-1、木聚糖0.1~3.0g·L-1、酵母提取物1.0~5.0g·L-1、胰蛋白胨0.1 ~3.0g·L-1、酪蛋白0.5~4.0g·L-1、粘蛋白0.5~4.0g·L-1、胆汁盐0.02~1.5g·L-1;所述复合溶解剂的添加量与油脂添加量的比例为(0.5:4)~(2.5: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复合溶解剂的添加量与油脂添加量的比例为1: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溶解剂为:玉米醇溶蛋白和热凝胶;其中,玉米醇溶蛋白与热凝胶的比例为(0.6:3)~(1: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玉米醇溶蛋白与热凝胶的比例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