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前庭神经鞘膜瘤永生化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96351.6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皓;汪照炎;薛璐;何维维;舒文莹;王耀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15/867;C12N15/37;C12R1/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范艳静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庭 神经 鞘膜瘤 永生 细胞系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人源前庭神经鞘膜瘤永生化细胞系,其特征在于:该细胞系为JEI-002。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源前庭神经鞘膜瘤永生化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分离培养前庭神经鞘膜瘤细胞;
(2)进行免疫荧光鉴定;
(3)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细胞内的SV40基因;
(4)利用嘌呤霉素筛选转染的细胞;
(5)将筛选后的细胞进行扩增,并对JEI-002进行细胞鉴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免疫荧光鉴定的过程包括细胞爬片、固定、破膜封闭、孵育和包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转染技术过程中,载体的目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嘌呤霉素筛选转染的细胞时,嘌呤霉素的浓度为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6μg/mL和7μg/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细胞鉴定的过程中,对JEI-002使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染色细胞特异标记蛋白,进行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3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