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6016.6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纪艺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汐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23/02;A61K31/045;A61K31/167;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王红印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式 药面 皮肤 麻醉 促进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花椒浸膏5-15份、薄荷脑提取物10-20份、缓释剂5-10份、促进剂3份、纳米甲壳素液5-10份、利多卡因注射液1-2份和乳化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成分:增稠剂5-10份和纯化水580-1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准备适量的花椒浸膏、薄荷脑提取物、缓释剂、促进剂、纳米甲壳素液、利多卡因注射液、乳化剂、增稠剂和纯化水备用;
步骤二:将原料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后放置5分钟;
步骤三:待混合溶液分层后,在容器顶部放置过滤网,并滤去上层清液,留下有效成分,制成麻醉促进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称量原料和量取药液分别使用电子天平和量筒测量,并且固定原料在称重前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原料放入容器中前,先使用蒸汽灭菌器对容器进行高温杀菌消毒,然后再放置于通风处进行冷却,待其冷却后,将原料逐类放置于容器内部,然后进行搅拌,搅拌混合的时长为20-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应用:
面部皮肤表面麻醉:
一般资料:将面部光子、滚针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观察组性别:女性25例,男性20例;治疗种类:色斑13例,痤疮12例,面部抗衰(皱纹、干燥、脱屑)20例;年龄:20-35岁25例,36-50岁20例,对照组性别:女性24例,男性21例;治疗种类:色斑:12例,痤疮20例,面部抗衰修复13例;年龄:20-35岁23例,36-50岁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可比性;
S1:排除标准:面部有创面或感染灶、对利多卡因和光过敏者、有肝炎、结核、传染病史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有其它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S2:应用方法:洁面后,将步骤二中制成的麻醉促进剂棉签均匀涂抹于皮肤表面,4次,保鲜膜封包,对照组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以0.1cm厚度均匀涂抹于皮肤表面,保鲜膜封包;
S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皮肤潮红,瘙痒,水肿,灼热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有效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判定;
S4:麻醉效果判定:显效,0.5cm皮肤滚针治疗无疼痛:有效:0.5cm皮肤滚针治疗有行针感,轻度疼痛,可忍受;无效:0.5cm皮肤滚针治疗明显疼痛,麻醉起效时间:观察组4-6分钟,平均5分钟,对照组30-50分钟,平均4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式透皮给药面部皮肤麻醉促进剂应用,其特征在于:麻醉效果的判定公式为:麻醉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汐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汐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0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