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7028.2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捷;吴鸣;陈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44 | 分类号: | A61K38/44;A61K31/501;A61K9/51;A61K9/127;A61K47/28;A61K47/24;A61K47/1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脂质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包括阳离子脂质体、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脂溶性药物;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由(1,2‑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制成,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0∶10)~(1∶100∶1000)。本发明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构建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安全无毒的基础上,通过载体的正电性来提高药物的体内摄取。本发明中脂质体纳米制剂制备简便、稳定性高且无毒副作用,能同时负载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药物,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药物摄取,更好的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威胁,其中,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高达24.2%且逐年上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精准化、综合性的治疗原则,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用于治疗的药物类型包含蛋白类、小分子类、核酸类等。其中,蛋白类药物和小分子类药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更广泛和全面,具备更高临床转化价值。
但是蛋白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体内半衰期短和全身毒性(Appl MicrobiolBiotechnol,78(6):927-938,2008)等不足。此外,蛋白药物暴露于生物条件后极易降解,从而限制其临床发展。而小分子药物的低溶解性也限制其临床应用(Current Topics inMedicinal Chemistry,18(6):432-443,2018)。此外,水溶性蛋白药物的和脂溶性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也存在差异性。
因此,设计开发实现不同性质药物同时在体内递送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在体内同时应用的限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该纳米制剂制备简便、稳定性高且无毒副作用,能同时负载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药物,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药物摄取,更好的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包括阳离子脂质体、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脂溶性药物;
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由(1,2-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制成,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0∶10)~(1∶100∶1000)。
进一步地,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0∶20)~(1∶50∶400)。
更进一步地,DOTAP、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20∶8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蛋白药物为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小分子脂溶性药物为Telaglenastat(Tel)。阳离子脂质体和Telaglenastat的质量比为(101∶1)~(101∶6),阳离子脂质体和葡萄糖氧化酶的质量比为(101∶1)~(101∶6)。优选地,阳离子脂质体、Telaglenastat和葡萄糖氧化酶的质量比为101∶3∶3。
上述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负载小分子脂溶性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薄膜;
步骤2,制备共载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脂溶性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
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为:取DOTAP、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和小分子脂溶性药物,然后加入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经旋转蒸发,得到负载小分子脂溶性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7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