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针车动刀自动拉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5842.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文;张好明;张勇;张雪雪;李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60 | 分类号: | B24B3/60;B24B41/00;B24B41/06;B24B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针车动刀 自动 装置 | ||
1.一种双针车动刀自动拉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绳机(1)、三轴模组(2)、二自由度转台(3)、上料机构(4)、底座(5)、收集箱(6)和直线电机(7),其中二自由度转台(3)与三轴模组(2)连接,由三轴模组(2)带动二自由度转台(3)运动,绕绳机(1)固定在直线电机(7)上,从而实现砂绳的左右往复平移运动,直线电机(7)和上料机构(4)固定在底座(5)上,绕绳机(1)包括步进电机Ⅰ(101)、转箱(103)、第一手指气缸(104)、底板(105)、收绳滚筒(109)和步进电机Ⅱ(111),步进电机Ⅰ(101)固定在底板(105)一端,步进电机Ⅱ(111)固定在底板(105)另一端, 步进电机Ⅰ(101)通过联轴器与转箱(103)连接,转箱(103)内部安装一个滚筒,并在滚筒两侧安装两个摩擦圈,滚筒两侧的摩擦圈与转箱接触,两个第一手指气缸(104)固定在底板(105)上,收绳滚筒(109)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Ⅱ(111)连接,两个第一手指气缸(104)的位置是位于步进电机Ⅰ(101)和步进电机Ⅱ(111)之间;
二自由度转台(3)包括第二手指气缸(301)、手指气缸连接块(304)、伺服电机Ⅱ固定板(305)、伺服电机Ⅰ(306)、伺服电机Ⅰ固定板(307)和伺服电机Ⅱ(309),其中伺服电机Ⅰ(306)固定在伺服电机Ⅰ固定板(307)上,伺服电机Ⅰ(306)与伺服电机Ⅱ固定板(305)相连接,伺服电机Ⅱ(309)固定在伺服电机Ⅱ固定板(305)上,伺服电机Ⅱ(309)与手指气缸连接块(304)连接,第二手指气缸(301)固定在手指气缸连接块(304)上,
上料机构(4)包括工件储物盒(402)、伸缩缸Ⅰ(404)、上料机底板(405)、推板(407)和伸缩缸Ⅱ(408),其中,上料机底板(405)固定在底座(5)上,工件储物盒(402)固定在上料机底板(405)上,伸缩缸Ⅰ(404)固定在上料机底板(405)上,伸缩缸Ⅱ(408)固定在上料机底板405上,推板(407)与伸缩缸Ⅱ(408)的伸缩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针车动刀自动拉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刀拉光步骤为:
步骤一,上料:工件储物盒(402)内依次水平排列待加工动刀(8),伸缩缸Ⅰ(404)的伸缩杆端部伸入到工件储物盒(402)内部,会推动工件储物盒(402)内的待加工动刀(8)平移至指定位置,在伸缩缸Ⅱ(408)的控制下,伸缩缸Ⅱ(408)的伸缩杆通过推板(407),将在伸缩缸Ⅰ(404)的伸缩杆作用下已经运动到指定位置的待加工动刀(8)推出,完成上料操作;
步骤二,取件:当待加工动刀(8)移动到预先程序设置好的位置后,带有二自由度转台(3)的三轴模组(2)开始运动,当三轴模组(2)根据程序运动到预定位置后,二自由度转台(3)上的第二手指气缸(301)开始运动,夹持待加工动刀(8),完成取件操作;
步骤三,进刀:待二自由度转台(3)前端的第二手指气缸(301)完成取件操作后,控制三轴模组(2),将待加工动刀(8)移动至预先设计的位置;
步骤四,将砂带拧成螺旋状:在步进电机Ⅰ(101)的带动下,实现转箱(103)旋转,从而使得滚筒和收绳滚筒(109)之间的砂带拧成砂绳;
步骤五,拉光:两个第一手指气缸(104)开始工作,夹持一定长度的砂绳,拧绳机构所在的底板(105)在直线电机(7)的带动下开始左右往复平移运动,在水平方向拉光刀具;二自由度转台(3)由伺服电机Ⅰ(306)和伺服电机Ⅱ(309)控制,实现待加工动刀(8)俯仰以及左右运动,使得动刀(8)待拉光的部分可以被完全拉光,满足工作的需求;
步骤六,完成拉光:在动刀(8)完成待加工位置的拉光后,三轴模组(2)移动到预先设计的位置,夹持动刀(8)的第二手指气缸(301)张开,动刀(8)掉落至下方的收集箱(6)内,完成全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针车动刀自动拉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手指气缸(104)通过手指气缸支撑板(106)固定在底板(105)上,底板(105)上布置有多个对称的螺纹孔,可用于调整第一手指气缸(104)夹持的位置,从而调整用于拉光动刀的砂绳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58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腔操作的防气溶胶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