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9909.X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谭爱女;郭永超;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sars cov 奥密克戎 变异 组合 试剂盒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SARS‑CoV‑2的检测;更具体地,涉及检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试剂盒,所述组合物的用途,以及用于检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并分型的方法。通过检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5个不同的特征功能变异位点,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进行分型,从而在单管反应体系中同时实现SARS‑CoV‑2病毒及奥密克戎变异株分型的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成本低,通量高,操作简便,结果读取过程通过熔解峰Tm值即可以判定。检测全过程均在单管封闭条件下进行,避免了假阳性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SARS-CoV-2的检测;更具体地,涉及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的检测以及BA.1、BA.2的分型。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在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在此之前已知有6种可以感染到人类,如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而SARS-CoV-2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中的β类型冠状病毒,具有囊膜和刺突细胞学特征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ssRNA)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显示,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数百种新冠病毒的变种,迄今为止,最新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1、BA.2同时具有前4个“需要关注”的变异株一些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细胞受体亲和力、病毒复制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的位点。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根据英国和丹麦的研究,BA.2的传染性比最初的Omicron变种BA.1高出约30%,而且更容易引发严重疾病,BA.2需要更密切的关注,而现有技术还未存在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以及区分BA.1、BA.2的试剂。
因此,本领域需求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以及区分BA.1、BA.2的试剂,以便针对性采取防疫和治疗措施,使得应对更为效率。同时,检测所需时间短,灵敏度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同时包括:
第一核酸组合物:
如SEQ ID NO:1所示的突变G142D上游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的突变G142D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突变G142D探针;
第二核酸组合物:
如SEQ ID NO:4所示的突变G339D上游引物、如SEQ ID NO:5所示的突变G339D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6所示的突变G339D探针;
第三核酸组合物:
如SEQ ID NO:7所示的突变L981F上游引物、如SEQ ID NO:8所示的突变L981F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9所示的突变L981F探针;
如SEQ ID NO:10所示的突变S373P上游引物、如SEQ ID NO:11所示的突变S373P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2所示的突变S373P探针;以及第四核酸组合物:
如SEQ ID NO:13所示的突变N969K上游引物、如SEQ ID NO:14所示的突变N969K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5所示的突变N969K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9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