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591.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森;董岩法;牛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P7/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斌斌;瞿海武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厢 分层 保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属于车厢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保温板无法用于车厢分层并保证车厢分层功能可靠性高的问题。本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导轨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体,板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和内侧板,内侧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凹槽,导轨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内,条形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隔热件,隔热件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板体上,导轨的上端与条形凹槽顶部的隔热件以及导轨的下端与条形凹槽底部的隔热件均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本发明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导轨安装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厢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
背景技术
货物在车厢内运输的过程中,为了高效利用车厢内的空间,一般会在车厢内设置分层装置,从而实现货物的上下层放置。为了实现分层功能,通常会在车厢侧壁上固定金属导轨,金属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延伸至车厢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车厢的分层装置(申请号:202010021983.2),现有车厢侧壁上为了实现金属导轨的安装,通常都是将金属导轨设置在两块厢板之间,将金属导轨与厢板分别进行连接。该结构中金属导轨安装稳定,在车厢分层运输过程中,金属导轨能保持稳定,进而使分层功能可靠性较高。但是,该车厢结构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无法满足冷链运输的需求。
现有保温厢板通常由外侧板、内侧板和位于两者之间的保温层组成,而保温层通常都是采用发泡工艺形成。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高性能保温车厢板(申请号:202120331832.7),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蒙皮、外蒙皮、封边和若干加强隔板,加强隔板将壳体内部分成多个腔体,保温芯材均匀分布于腔体内。该保温车厢板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其不具备车厢分层的功能,因而无法用于车厢分层,使用范围较为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影响保温效果的基础上,解决现有保温板无法用于车厢分层并保证车厢分层功能可靠性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导轨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和内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凹槽,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内,所述条形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隔热件,所述隔热件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板体上,所述导轨的上端与条形凹槽顶部的隔热件以及导轨的下端与条形凹槽底部的隔热件均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本保温厢板中,板体为非金属材料制成,能减少车厢内外的热传递。对于车厢分层装置而言,导轨的结构强度和安装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车厢分层功能的可靠性。导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保证了导轨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为了实现导轨的安装,本保温厢板设有条形凹槽来固定导轨,依靠条形凹槽对导轨形成了定位,同时,在条形凹槽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隔热件,隔热件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板体上,这样隔热件安装的稳定性好,在此基础上,顶部和底部的隔热件分别与导轨的上端和下端相插接,使得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均受到了隔热件的固定作用,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导轨安装的稳定性,继而保证了车厢分层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保温厢板上设有导轨之后,由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导轨具有导热性,因此如何使导轨的设置不会降低厢板的保温效果便显得至关重要。此时,隔热件实现了一物两用,其不仅可以如上文指出的作为固定导轨用,而且由于其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顶部和底部的隔热件还起到了隔热作用,能隔绝导轨与车厢顶板、底板之间的热传递,进而保证保温厢板保温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