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591.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森;董岩法;牛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P7/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斌斌;瞿海武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厢 分层 保温 | ||
1.一种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导轨(1)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体(2),所述板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2)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凹槽(23),所述导轨(1)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23)内,所述条形凹槽(2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隔热件(3),所述隔热件(3)通过紧固件(5)固连在板体(2)上,所述导轨(1)的上端与条形凹槽(23)顶部的隔热件(3)以及导轨(1)的下端与条形凹槽(23)底部的隔热件(3)均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隔热件(3)上的插接头(31),所述导轨(1)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两端贯通的通孔(1a),位于条形凹槽(23)顶部的隔热件(3)的插接头(31)向下插接在通孔(1a)的上端开口内,位于条形凹槽(23)底部的隔热件(3)的插接头(31)向上插接在通孔(1a)的下端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于隔热件(3)上的延伸部(32),位于条形凹槽(23)顶部的隔热件(3)的延伸部(32)与条形凹槽(23)的槽底之间形成上插接凹槽(24),位于条形凹槽(23)底部的隔热件(3)的延伸部(32)与条形凹槽(23)的槽底之间形成下插接凹槽(25),所述导轨(1)的上端插接在上插接凹槽(24)内且导轨(1)的下端插接在下插接凹槽(2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还包括设于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之间的中间层板(24),所述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均与中间层板(24)间隔设置,所述外侧板(21)和中间层板(24)之间还设有两个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连接块(4),两个连接块(4)分别与上述隔热件(3)一一相对设置,所述紧固件(5)依次穿过隔热件(3)和中间层板(24)后与相对设置的连接块(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1)、中间层板(24)和内侧板(22)相互平行,所述条形凹槽(23)的槽底与中间层板(24)背向外侧板(21)的侧面共面,所述导轨(1)的背面贴靠在条形凹槽(23)的槽底上,且导轨(1)通过胶水粘接在条形凹槽(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a)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插接头(31)呈矩形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为一体式结构且通过连续拉挤成型工艺制成,所述板体(2)的材料为玻璃钢或者玻璃纤维,所述隔热件(3)和连接块(4)的材料为塑料、橡胶或者木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封板(25),所述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同一侧的侧边之间分别通过一块上述的侧封板(25)连接,所述外侧板(21)和中间层板(24)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隔板(26),若干第一隔板(26)沿中间层板(24)顶边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每块侧封板(25)与相邻的第一隔板(26)之间以及每相邻两第一隔板(26)之间均形成安装腔道(27),所述安装腔道(27)内设有保温件(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2)与中间层板(24)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二隔板(28),若干第二隔板(28)沿中间层板(24)顶边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厢分层的保温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6)为在安装腔道(27)内发泡形成的聚氨酯发泡层;或者保温件(6)插设在安装腔道(27)内,该保温件(6)由隔热芯板放置于阻隔袋内并对阻隔袋进行抽真空封装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5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