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959.0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杰;周志勇;张汉山;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地址: | 5296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废钢 配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涉及钢铁转炉生产工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材、对渣钢进行磁选处理、对优质废钢进行预清理处理、对工业压块质量进行抽检以及设定渣钢占比为5%、优质废钢占比为25‑30%、工业压块占比为20‑25%、钢筋压块占比为15‑25%、重废占比为5‑10%、刨花压饼占比为5%、生铁占比为5%;本发明方法设定的废钢配比可以保证炼钢铁耗维持在800‑850kg/t的水平,且本发明的废钢配比方案可使废钢收得率达到85%以上,钢水耗达到1055kg/t左右的水平,能够提高钢铁冶炼企业的效益,并保证冶炼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铁冶炼工业中,采用转炉高废钢比冶炼工艺能显著降低铁水消耗,进而降低炼钢成本,大幅提高钢产量,并且能显着降低吨钢综合能耗,降低环境污染;转炉废钢比一般控制在15%~25%,个别情况下达到30%以上,但由于废钢种类多,质量参差不一,严重影响了钢水收得率,而且还影响过程冶炼控制,甚至出现喷溅、溢渣严重现象,废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水加工成本,废钢质量不好的情况下,钢水耗达到1090kg/t的水平,有时甚至会达到1100kg/t以上;
目前废钢比较普及的有外购生铁块、优质废钢(重型废钢)、轻薄料、钢筋压块、破碎料、工业压块、钢筋粒、刨花压饼等,其主要以优质废钢(重型废钢)、破碎料、工业压块为主,其他物料使用率还是很少(如生铁块基本是自产为主,另配一小部分高磷、硫生铁块),如何做好废钢配比十分必要;
造成废钢收得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废钢单一且配比不从合理,如钢筋压块和轧钢重废的收得率可高达90%,而自产渣钢和刨花压饼、破碎料集中使用钢水收得率低到70%;②废钢质量不稳定,工业压块由于是镀锌、锡、铝等金属防腐材料,钢带厚度不一会导致每块工业压块含净重不同,再加上工业压块看不到压块里面情况,有时拆包时发现有塑料、泥沙之类的掺假物,进而导致废钢收得率不稳定;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通过设定渣钢占比为5%、优质废钢占比为25-30%、工业压块占比为20-25%、钢筋压块占比为15-25%、重废占比为5-10%、刨花压饼占比为5%、生铁占比为5%,可以保证炼钢铁耗维持在800-850kg/t的水平,且本发明的废钢配比方案可使废钢收得率达到85%以上,钢水耗达到1055kg/t左右的水平,能够提高钢铁冶炼企业的效益,并保证冶炼质量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收得率的废钢配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材,选择渣钢、优质废钢、工业压块、钢筋压块、重废、刨花压饼和生铁作为冶炼原材料;
步骤二:对渣钢进行磁选处理,并对磁选出的渣钢进行铁含量测定,保证每吨原始渣钢中铁含量≥10%的渣钢占比为a1;
步骤三:对优质废钢进行预清理处理,去除优质废钢表面杂质;
步骤四:对工业压块质量进行抽检,抽检量为a2/吨工业压块,当抽检的工业压块中抽检不合格的工业压块量超过a3,则不再选择该吨工业压块作为冶炼原材料;
步骤五:设定废钢配比,设定渣钢占比为5%、优质废钢占比为25-30%、工业压块占比为20-25%、钢筋压块占比为15-25%、重废占比为5-10%、刨花压饼占比为5%、生铁占比为5%。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生铁选择磷含量为0.6-1.5%的高磷生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重废选用废角铁、矿山废铁、工厂废铁、废生铁、废机械生铁、废圆钢、废钢坯中的任意三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三轮助行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克服中塔效应的多塔悬索桥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