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223.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6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褚唯灼;朱冬进;施江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B61G9/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车体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结构,包括车钩装置、控制装置和承接座,车钩装置轴对称设有两组,车钩装置包括钩头、第一缓冲装置、钩身和挡板,第一缓冲装置,固定连接于钩头和钩身之间,钩身设有竖直方向的销孔,车钩装置可以绕着销孔中的销轴进行旋转,挡板固定连接于钩身的一端,钩头相向的两个面上设有电磁锁,电磁锁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车钩装置两组并排的设计既可以均匀分担带动车体行进所需的拉力或是扭力,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还可以配合承接座从而不需要在两个车体上均设置车钩装置,大大节约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车体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体连接结构一般是指火车车皮或机车两端的挂钩,有连结、牵引及缓冲的作用,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
现有技术中,一般前后两个车体均需要装有自动挂钩,非常占用空间,且成本较高,自动挂钩或是完全依赖人工挂钩解锁,人力成本太高;或是类似密接车钩,完全靠控制器控制,但是又结构复杂,不适于普通轨道车辆大量推广,除此之外,现有车钩第一缓冲装置一般置于钩尾和牵引梁之间,所以钩头位置容易受到反复冲击,不利于车钩整体的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钩装置、控制装置和承接座,所述车钩装置轴对称设有两组,所述车钩装置包括钩头、第一缓冲装置、钩身和挡板,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钩头和所述钩身之间,用于缓冲车体加速度带来的冲击,所述钩身设有竖直方向的销孔,所述车钩装置可以绕着所述销孔中的销轴进行旋转,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钩身的一端,用于限制整体车钩装置的旋转,所述钩头相向的两个面上设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底座,传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控制限位夹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所述限位夹两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用于限制两块所述挡板向相反方向的移动,限位件用于限制两块所述挡板相向移动,所述承接座内部设有梯形卡槽,所述梯形卡槽形状和所述钩头形状适配,用于和车钩装置配合带动轨道车辆行进。
优选的,还包括副钩,所述副钩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钩头,另一端设有副钩头,配合所述钩身顶部的第一凹槽,提供部分车体向前加速所需的拉力,以及车体转弯所需的扭力。
优选的,所述钩头和所述电磁锁在远离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增大两组所述车钩装置绕所述销轴可旋转角度。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和所述限位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分别贯穿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配合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限位夹,所述第二通孔配合所述限位夹一端的转轴,让限位块可以绕所述转轴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装置是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包括:液压缸,固定连接于钩身,活塞杆,固定连接于钩头。
优选的,所述承接座对应两个所述钩头位置设有第二缓冲装置,用于缓冲所述承接座和所述钩头的冲击力。
优选的,第二缓冲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接座上的第二凹槽内,所述弹簧自然长度高于所述第二凹槽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车钩装置两组并排的设计既可以均匀分担带动车体行进所需的拉力或是扭力,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还可以配合承接座从而不需要在两个车体上均设置车钩装置,大大节约了空间;第一缓冲装置前提到钩头和钩身之前的位置,可以第一时间减缓冲击力,保护后面的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带式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