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71907.6 | 申请日: | 202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娜;沈洋;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B60P7/08;B60P3/0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居振浩 |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单车 自动化 上下 转运 | ||
1.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单车的车厢(1)、盖板(2)、轴罩壳(3)、用于上下转运的升降机构(4)、用于扩容的延伸板(5)、单车固定杆(6)和转运输送机构(7),所述盖板(2)与车厢(1)内壁紧固连接,所述轴罩壳(3)与车厢(1)前端紧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与车厢(1)后端连接,所述延伸板(5)与升降机构(4)翻转连接,所述单车固定杆(6)与升降机构(4)卡接,所述转运输送机构(7)设有两个,且安装于车厢(1)和盖板(2)之间;
所述盖板(2)上设有导向横槽(20),且在导向横槽(20)上等间距设有限位竖槽(21),所述限位竖槽(21)下端面为阶梯面;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斜支座(40)、升降油缸(41)、连杆一(42)、连杆二(43)、连杆三(44)、架板(45)和承载板(46),所述斜支座(40)上端通过上弯折板(40-1)与车厢(1)上沿紧固连接,所述斜支座(40)下端通过下弯折板(40-2)与车厢(1)底部紧固连接,所述连杆一(42)和连杆二(43)与斜支座(40)铰接,所述连杆一(42)端部设有延伸杆(42-1),所述升降油缸(41)的缸体与斜支座(40)铰接,升降油缸(41)的活塞杆端部与延伸杆(42-1)铰接,所述连杆三(44)分别与连杆一(42)和连杆二(43)端部铰接,所述架板(45)与连杆三(44)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板(46)与架板(45)铰接;
所述连杆三(44)上端设有吊环(44-1),且吊环(44-1)上设有用于钩锁延伸板(5)的锁链;
所述架板(45)下端设有槽口一(45-1),中间设有槽口二(45-2),所述槽口一(45-1)和槽口二(45-2)之间的架板(45)内贯通设有锁销(45-4)槽(45-3),所述锁销(45-4)槽(45-3)内滑动设有锁销(45-4);所述承载板(46)两端对称设有用于顶锁销(45-4)的顶销座(46-1),所述承载板(46)后侧设有用于限位延伸板(5)的限位板(46-2);
所述单车固定杆(6)上设有多个单车定位架(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输送机构(7)包括上轮轨(70)、下轮轨(71)、转运板(72)、油缸一(73)、桥接杆(74)、滑动板(75)、油缸二(76)和圆台头(77),所述上轮轨(70)与盖板(2)上端紧固连接,所述下轮轨(71)与盖板(2)下端紧固连接,所述转运板(72)上下对称设有滚轮(72-1),且上端的滚轮(72-1)与上轮轨(70)滚动连接,下端的滚轮(72-1)与下轮轨(71)滚动连接,所述转运板(72)的镂空部分设有缸座板(72-2),所述油缸一(73)与缸座板(72-2)紧固连接,所述桥接杆(74)一端与油缸一(73)的活塞杆端部紧固连接,另外一端与滑动板(75)紧固连接,所述转运板(72)上设有导轨(72-3),导轨(72-3)上设有滑块(72-4),所述滑动板(75)与滑块(72-4)紧固连接,所述油缸二(76)与滑动板(75)紧固连接,所述圆台头(77)与油缸二(76)的活塞杆端部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输送机构(7)还包括长轴(700)、链轮一(701)、短轴(702)和链轮二(703),所述长轴(700)两端通过带座轴承与盖板(2)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701)与长轴(700)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短轴(702)两端通过带座轴承与盖板(2)和车厢(1)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二(703)与短轴(702)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701)和链轮二(703)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链条的链销与转运板(72)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化上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后方设有用于解锁锁销(45-4)的楔形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9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橡胶复合节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