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5616.6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开振;杨任新;林小凤;刘军;程俊;袁启东;张永;王炬;李亮;陈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微 细粒 赤铁矿 选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采用以下工艺实施:(1)高压辊磨‑湿式粗粒强磁预选,获得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精矿;(2)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精矿一段磨矿‑一段强磁选一粗一扫抛尾,获得一段强磁混合精矿;(3)一段强磁混合精矿二段磨矿‑二段强磁选一粗二扫抛尾,获得二段强磁混合精矿;(4)二段强磁混合精矿阴离子反浮选,获得最终铁精矿。本发明将极微细粒赤铁矿石原矿破碎产品(‑20mm)高压辊磨至‑3mm,然后进行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可以抛除产率15%以上的湿式粗粒强磁尾矿,并将入磨矿石铁品位提高5~8个百分点;本发明浮选粗选采用分段加药,有利于浮选系统的稳定,大大降低了中矿的循环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矿石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特别适合于处理原矿中赤褐铁矿占铁矿物总量在90%以上的且铁矿物嵌布粒度极微细的赤铁矿石。
背景技术
极微细的赤铁矿是指铁矿石中铁矿物堪布粒度微细,在磨矿细度在-0.030mm≥85%的情况下,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只有80%左右的极微细粒赤铁矿石,属于极难选的铁矿石之一。
国内微细粒赤铁矿或混合铁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半自磨-球磨-弱磁-强磁-混合精矿再磨反浮选工艺,以太钢袁家村铁矿为代表。该工艺的优点是流程短,缺点是入磨矿前没有预选抛尾,磨矿能耗搞;而且混合精矿再磨后直接进入反浮选,矿泥容易影响浮选指标;
(2)阶段磨矿-弱磁、重选、强磁-絮凝脱泥阴离子反浮选工艺以湖南祁东铁矿为代表。该工艺的优点是提前获得了部分铁精矿;缺点是流程长、流程结构复杂、而且同样没有解决磨矿前预选抛尾的问题。
(3)洗矿-破碎-干选得块精抛块尾、中矿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的选矿工艺流程,以马钢姑山铁矿为代表。该工艺的优点是磨前可获得块精矿、抛除矿尾矿;磨选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缺点是:(1)块精矿铁品位低,已不能适应下游产业的需求;(2)因铁矿物嵌布粒度极微细,现磨矿至-0.076mm 85%,铁精矿品位仅56.0%-57.0%;(3)矿石硬度大,中矿入再磨,再磨量大,磨矿成本高。
为了解决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技术难题,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展。《现代矿业》2013年7月第7期发表的“某磁、赤铁矿石选矿工艺优化试验”一文中,对弱磁选尾矿采用强磁选-再磨-反浮选工艺,提高了赤铁矿精矿的铁品位和回收率,但该工艺与前述工艺(1)类似,未能解决磨前预选、以及磁选混合精矿再磨后直接浮选,矿泥容易恶化浮选指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微细粒赤铁矿选矿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流程长、流程结构复杂、微细粒尾矿产生量大、矿泥恶化浮选指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种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的选矿方法,采用以下工艺实施:
(1)高压辊磨-湿式粗粒强磁预选
将极微细粒赤铁矿石破碎至-20mm后,进行高压辊磨至-3mm;将高压辊磨产品给入湿式粗粒强磁预选作业,湿式粗粒强磁预选作业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排出粗粒强磁预选尾矿,获得的一次粗选精矿、一次扫选精矿合并为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精矿。
(2)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精矿一段磨矿-一段强磁选一粗一扫抛尾
将步骤(1)获得的湿式粗粒强磁预选精矿给入一段磨矿作业,磨矿粒度控制在-0.076mm粒级含量81%~87%范围,一段磨矿产品给入一段强磁选一粗一扫抛尾业,一段强磁扫选尾矿作为合格尾矿丢弃,获得的一段强磁粗选精矿、一段强磁扫选精矿合并为一段强磁混合精矿。
(3)一段强磁混合精矿二段磨矿-二段强磁选一粗二扫抛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5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